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
宫赫阳 蒋丽 张爽 谷孝伟 白玉娇
长春市双阳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吉林省长春市 130600
1、引言
全球水资源消耗的大头在农业领域,而水稻种植又占了农业用水量的近七成,在亚洲等主要产稻地区更是如此。近些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使得水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可持续的水稻生产方式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节水灌溉技术这种创新方案受到广泛关注。采用间歇灌溉、浅层间歇灌溉、控制性灌溉等方法,既能保住作物产量又能大幅减少水资源浪费。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但跟农业生产效率有关,还牵扯到环境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平衡。本研究从水资源利用效率、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全面评估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效果并探讨它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给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上的参考。
2、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2.1 主要节水灌溉技术类型
间歇灌溉、浅层间歇灌溉和控制性灌溉等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内容,这些技术能优化灌溉方式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并提升利用效率。间歇灌溉周期性地让供水与停水交替,可降低深层渗漏,而浅层间歇灌溉在间歇灌溉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水层厚度,防止土壤被过度浸泡,控制性灌溉依照作物需水规律精准供水从而最大程度节约用水。这几年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使得这些技术在水稻种植里的应用慢慢普及开来,全球总用水量中超过 70% 用于农业且水稻种植是主要耗水领域之一,所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水资源压力很关键。
2.2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
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经 广泛应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且成果显著,以中国为例,间歇灌溉技术被纳入水稻主产区推荐技术行列且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另外浅层间歇灌溉和控制性灌溉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广,初步结果显示这两种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经济效益比传统灌溉方式好,不过初期投入高和技术推广难使部分农民接受度不高,而且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会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效果所以要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总的来说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变大和技术成本降低,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前景广阔,预计未来五年覆盖率会进一步提高。
3、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果评估方法
3.1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
近年来,全球淡水消耗超七成用于农业用水,其中水稻种植耗费水资源最多。研究表明,传统灌溉方式常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而节水灌溉技术经由优化水管理大幅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像间歇灌溉、浅层间歇灌溉这类技术,在实验里平均节水率达 30-40% ,主要是因为能精准把控灌溉的时间与水量,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技术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给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参照。
3.2 作物产量评估
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研究显示合理运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但不会让水稻减产,在某些情况下产量还能略微增加,三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间歇灌溉和控制性灌溉模式下水稻产量跟传统灌溉比起来稳稳的甚至能提升 5% ,这种增产现象或许是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根系活性造成的,并且节水灌溉也提高了稻米品质,像蛋白质含量、外观指标都得到了优化,综合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可知节水灌溉技术有在确保产量的基础上提升粮食质量的潜力,给农业高产优质发展打下了根基。
3.3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积极影响,它极大地减少地下水过度开采情况,在水资源缺乏之地地下水位还得到一定恢复,并且节水灌溉使农田面源污染风险降低,化肥和农药随水流进水体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再者灌溉方式优化让土壤结构改善、保水能力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得以促进,这些环境方面的益处既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又能给农业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支撑。
4、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4.1 水资源节约效果
近些年,全球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占比超七成且水稻种植是耗水的主要领域,研究显示像间歇灌溉、浅层间歇灌溉和控制性灌溉这类节水技术能大幅减少水资源浪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田间试验表明节水灌溉技术平均节水率达
30-40% 且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效果更佳,与传统灌溉方式相较这既优化了水资源分配又缓解了区域水资源短缺状况从而给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4.2 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
节水灌溉技术虽然让用水量减少了且对水稻产量没有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在某些实验条件下水稻产量还有约 5% 的提升,这是由于土壤水分调控更加合理促使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得到促进,并且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后稻米品质也有所改善,整精米率提高了、垩白度降低了,这些变化契合当下消费者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使市场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并给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4.3 经济效益分析
从经济方面来讲,节水灌溉技术在一开始投入会比较高,因为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改造费用都得算进去,但长期运行成本比传统灌溉方式低很多,三年实验数据一分析就能发现,用了节水灌溉技术之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平均能降低 10-15% ,而且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且作物产量也在稳步增长,所以农民净收益增加了,在水资源紧缺的地方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效益就更突出了,它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了。
4.4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节水灌溉技术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也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该技术能减少灌溉用水量,从而有效降低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风险并缓解区域性水资源压力,并且合理控制灌溉深度与频率还能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其中氮磷流失问题的改善尤为明显,因为有数据表明采用节水灌溉后,农田排水里的氮磷含量可降低 20-30% ,这对维护水体生态平衡意义重大,也能给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持。
4.5 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节水灌溉技术虽有诸多优势,但实际推广时仍有挑战,比如有些地区农户缺乏相关技术知识,容易操作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并且设备维护成本高也制约了技术普及,所以以后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政策扶持以让农户掌握科学灌溉方法,另外关键在于研发更经济实惠的设备来降低初期投资门槛,而且随着智能化技术发展,引入精准灌溉系统或许能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结论
在现代农业生产里研究与应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有着深远意义,实验数据显示这一技术能大幅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对作物产量和稻米品质的优化也有兼顾,有着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的优势。在田间试验里,三年多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都进行了验证,平均节水率能达到 30-40% ,而且合理管理下还能稳产甚至增产,这给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且节水灌溉也减轻了地下水过度开采以及农田面源污染的问题,符合当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近年全球水资源短缺越来越严重且农业用水占比不断上升,水稻种植是用水大户产业所以急需技术革新,本研究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助于农业绿色转型以及生态平衡达成。
参考文献:
[1] 陈远春. 田间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水稻种植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2025, 56 (08): 47-50.
[2] 王斌, 吕星.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调研成果应用探讨[J]. 内蒙古水利,2025, (04): 48-50.
[3] 陆一丰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提升策略的探讨[J]. 种子世界 , 2025, (04): 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