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特点及开展措施
嘎松措姆
丁青文化和旅游局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 855700
1、引言
丁青县是藏族聚居地,当地民族文化深深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像锅庄舞、民歌对唱、传统节庆活动之类的都成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很重要部分,这些活动既能展现浓郁的民族风情又能对民族团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管是老年人还是青少年,在活动里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了进一步开展好这样的活动,相关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例如加大资金投入来改善文化设施、组织专业培训以提高文化骨干能力、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扩大活动覆盖面以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但能满足各个年龄层群众的文化需求,还给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现状
2.1 文化场地建设情况
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在场地建设上有着独特之处且取得了实际成果,当地文化场地的规划与建设把自然环境和人文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几年,随着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丁青县乡镇文化广场、村级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起来,这些地方不但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空间,而且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交流的重要平台。虽然有些偏远乡村的文化场地设施老化、功能单一,但经过修缮改造后,很多场所功能得到很好提升,慢慢能满足多样化文化活动需求了,这是因地制宜发展思路的一种体现。
2.2 文化活动开展形式
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且富有地域特色,在保留传统民俗文化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以契合时代发展需求。各类节庆活动、文艺演出以及民间艺术展示是主要载体,其中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歌曲和手工艺制作活动特别受群众欢迎。这些活动大多在村寨广场、文化站或者寺庙周边等公共空间开展,充分彰显出人与自然、人与社区联系之紧密。此外,组织比赛、培训和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积极性,借助新媒体技术扩大了文化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让文化活动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3、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特点
3.1 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
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魅力,这既彰显出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色,也体现出时代发展的新诉求。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以传统民俗、民间艺术为核心内容,通过舞蹈、音乐、服饰等形式展现藏族文化的丰富内涵,还积极引进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比如节庆活动,不但保留了传统的原汁原味仪式,还用灯光、音响等现代化设备提升了观赏性和感染力。而且短视频平台等现代传播方式的运用,给传统文化推广注入新动力,让更多年轻人能参与其中并产生共鸣,进而达成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推动乡村文化活动更加多样化且更具可持续性。
3.2 季节性和节日性特征
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季节性和节日性特征极为明显,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习俗对其影响深远。丁青县位于高原地区,气候有显著季节性差异,这对文化活动组织和开展时间影响直接。春夏气候适宜,适合举办歌舞表演、赛马会之类的户外文化活动,而秋冬就多在室内搞藏戏演出、手工艺展示等活动。节日性特征也十分明显,很多活动都集中在藏历新年、雪顿节、望果节等传统节日期间,这些节日是群众表达文化认同的重要场合,也让村民精神生活得以丰富,进而让文化活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3.3 多样化的活动内容
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以内容多样且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交融在一起为主要特点,像有地方特色的歌舞表演、民间艺术展示、节庆仪式以及融入现代元素的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技能培训之类的项目它都有涵盖,并且无论是传统的锅庄舞、弦子舞还是新兴的广场舞、电影放映,都能看出群众对文化生活有着多方面的需要,而且活动内容很重视和当地农牧民实际生活相结合,借着寓教于乐传播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把政策宣传、科学普及等功能融进去,这样文化活动就丰富多样还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充分体现出乡村文化活动在促进社会和谐、满足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4、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面临的挑战
4.1 资金投入不足
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时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且内容形式也挺丰富的,但资金投入不够致使发展受一定程度制约。具体来说,资金短缺直接造成活动场地、设施设备和相关物资缺乏,好多乡村文化活动没法在理想环境开展,甚至因没必要的硬件支撑只能取消或者简化。而且资金不足限止了专业文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导致活动策划和执行的专业性难提高且整体质量受影响。另外,经费少使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难以被充分挖掘和推广,进而让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吸引力更弱了。这样的情况既不能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动。
4.2 场地资源有限
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时,在场地资源上遭遇明显挑战,因为地理环境限制且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可用来搞文化活动的地儿少得很,这大大限制了活动规模与频率,像那些偏远村落更是连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都没有,好多计划中的活动因此很难顺利开展,虽然有些村庄有简易文化广场或者活动室,但设施条件差得很,没法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并且场地不够还让活动组织者在时间和内容上没办法不妥协,从而进一步限制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和群众参与度,这一情况既影响文化活动实际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
4.3 专业人才缺乏
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受制于专业人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活动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该县地处偏远,教育资源和文化设施不足,本地难有专业素养的文化活动组织者和指导人员,加上外部专业人才不愿长期驻留,这种人才断层现象让很多文化活动在策划、执行、后期评估时都吃力,活动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没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现有文化工作者普遍缺少系统培训和提升机会,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跟不上时代,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短缺的负面影响。这局面限制了乡村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深度,也削弱了群众参与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急需解决。
5、结论
丁青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活动形式多样、参与主体广泛且文化内涵深厚是其显著特点。开展这些活动时要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政府引导和群众自发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并借传统节庆、民俗仪式等机会来使文化活动朝着常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文化活动场地和设备从而给群众提供更好的参与条件。另外,积极引进现代文化元素并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这样既能保住传统文化精髓又能注入新活力,让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在传承中创新并在创新中发展,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柯尊清 , 陈雨果 , 陈瑞 . 产业融合与文化赋能 :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构建 [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 2025, 35 (01): 238-249.
[2] 杨德强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探讨 [J]. 参花 , 2025, (15): 132-134.
[3] 李丽娟. 乡村振兴背景下群众文化的建设路径探究[J]. 参花, 2025,(14): 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