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李淼

湖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随着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成为承接公共服务、化解社区矛盾的重要力量,但当前其普遍面临治理不规范、资源短缺、服务效能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发展活力。社会工作凭借专业理论与实务方法,在组织建设、资源整合、服务优化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为破解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难题提供关键支撑。

1. 现阶段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面临诸多棘手问题。全国性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存在空白,致使监督管理缺乏明晰考核评价标准。这使得许多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失范,甚至个别组织借公益之名行谋私之实,严重损害社区志愿服务声誉,扰乱行业生态 [1]。而且由于培训机制不健全,志愿者难以获取系统专业培训,服务技能提升受限;激励机制薄弱,无法有效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导致人员流失严重;权益保障机制缺失,志愿者服务时的人身安全、劳动保障等存隐患,极大地削弱了群众参与热情。且多数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规模偏小,自组织能力差,服务形式与内容局限于公益宣讲、关爱慰问等常规活动,难以契合居民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2]。同时资源短缺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资金匮乏是普遍难题,公益慈善氛围不浓,社会捐赠稀少,主要依赖自筹与少量政府拨款,资金链脆弱,项目持续性受威胁。人力资源方面,虽志愿者总量增长,但结构失衡,中老年人占比高,中青年参与少,且专业技术人才稀缺,服务专业性大打折扣。信息资源同样不足,共享机制不完善,服务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难以实现精准对接,服务效果大打折扣[3]。

2.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路径

2.1 强化组织内生能力,筑牢发展根基

强化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内生能力、筑牢发展根基,是社会工作介入的核心前提与关键支撑。内生能力的提升能帮助组织摆脱对外部帮扶的过度依赖,通过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减少因管理松散导致的服务混乱、资源浪费等问题,确保组织运转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同时,系统化的能力培训与增能引导,可提升组织成员的专业素养与自主管理意识,从根本上解决服务技能不足、创新动力匮乏等难题,为组织持续开展高质量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4]。此外,具备强内生能力的组织能更敏锐地捕捉自身发展短板、主动适应社区需求变化,逐步形成自我完善、自我迭代的良性发展机制,不仅能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还能为整个社区志愿服务行业树立规范化发展标杆,推动行业生态的健康构建。

社会工作可先为组织做治理诊断,协助建立分工明确的架构与志愿者考核制度,再开展服务伦理、项目策划等培训,还通过小组工作激发骨干自主性。比如让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工帮其制定志愿者分层管理制度,按服务时长与能力设岗,同时定期组织沟通技巧培训,让组织逐步实现自主运转。

2.2 搭建多元协作网络,突破发展瓶颈

搭建多元协作网络是社会工作帮助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其重要性体现在多方面。从资源维度看,单一组织的资源获取能力有限,多元协作网络能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基金会等多方资源,破解资金短缺、专业人才不足、信息闭塞等核心困境,为组织运转与项目开展提供稳定支撑;从服务维度看,协作网络可推动不同主体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比如借助高校专业知识优化服务设计、依托企业资源拓展服务场景,让服务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更好契合社区居民复杂需求。

社会工作可先梳理组织需求,再对接政府争取购买服务,联动企业筹物资,联合高校设实践基地。社区组织,社工帮其对接街道办获项目资金,联系超市捐慰问品,携手高校组建专业志愿队,有效破解资源短缺瓶颈。

2.3 升级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升级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是社会工作助力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从社区需求来看,当前居民需求已从单一基础服务转向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需求,升级后的服务体系能通过精准需求评估与科学项目设计,让服务更贴合居民实际所需,避免资源错配与服务形式化,切实解决社区痛点问题;从组织自身来看,高质量服务是组织赢得居民信任与社会认可的关键,服务效能的提升能增强组织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及社会资源支持,形成“服务优质—资源集聚—发展向好”的良性循环[5]。

社会工作可先通过入户访谈等做需求评估,再设计个性化服务项目,最后引入反馈机制优化服务。针对社区老人,社工调研后可以设计“健康监测 + 心理陪伴”服务,每月收集反馈调整内容,显著提升服务效能。

3.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凭借专业优势,以强化组织内生能力、搭建多元协作网络、升级服务体系三大路径,可有效破解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困境,助力其实现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工作与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深度协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强动力。

【参考文献】

[1] 钟如茵 , 陈冰杰 , 田小彪 . 赋能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研究 [J]. 国际公关 , 2024, (12): 16-18.

[2] 张译文 , 伍娟 .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自组织的培育路径— —以四川省

C 市 Y 村老年志愿服务队伍为例 [J]. 农村·农业·农民 , 2024, (05): 49-51.

[3] 李薇 .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视角下大学生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探索——以南京市 A 社区为例 [J]. 黑龙江教育 ( 理论与实践 ), 2022, (04): 90-92.

[4] 樊有镇 , 杨梦婷 . 武汉高校志愿服务与社区志愿服务联动研究——基于高校志愿服务社会化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 [J].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 42 (01):59-64.

[5] 李晓枫.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服务策略分析——以内蒙古 X 县S 社区为例 [J]. 少年儿童研究 , 2020, (01): 41-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