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工艺研究

作者

陈志东 倪阳

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 辽宁省葫芦岛市 125004

   

引言

在船舶制造业中,船体分段建造是关键环节,其精度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随着现代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船体分段建造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船舶建造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工艺的研究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1 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工艺的重要性

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工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保船舶安全性能:船舶的稳定性、耐波性等安全性能直接依赖于船体结构的精度。精确的船体分段建造能够保证船舶在恶劣海况下的安全运行,避免因结构问题导致的船舶事故。提高船舶建造质量:船体分段建造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船舶的质量。精确的建造工艺能够减少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缺陷,提高船舶的整体性能和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精确的船体分段建造可以减少返工和修补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高精度的船体分段便于后续的组装和对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船舶市场竞争力:在船舶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精度的船舶产品更容易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精确的船体分段建造能够提升船舶制造商的市场竞争力。推动船舶工业技术进步:精确的船体分段建造需要采用先进的设计、材料和工艺,这有助于推动船舶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发展。适应环保和节能要求: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的提高,船舶的设计和建造需要更加精细,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精确的船体分段建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保障船舶设计和建造的协调性:精确的船体分段建造有助于确保船舶设计图纸与实际建造的协调一致,减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总之,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工艺对于船舶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确保船舶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技术进步的基石。

2 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的问题

设计精度不足:在设计阶段,由于设计软件的局限性、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足或对船体结构性能的理解不够深入,可能导致设计图纸中的尺寸、形状等精度不符合实际要求。材料质量问题:船体分段建造中使用的材料,如板材、型材等,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如厚度不均、表面缺陷等,将直接影响分段的精度。施工工艺不成熟:现有的施工工艺可能存在不成熟的地方,如焊接工艺参数不合理、装配工艺不规范等,这些都会导致分段尺寸偏差。设备精度不高: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切割机、焊接机等,如果设备本身精度不足,或者设备维护保养不当,都会对分段精度产生负面影响。

3 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策略

3.1 设计阶段精度控制

三维建模与模拟:采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船体分段的设计,通过模拟分析,预判分段在建造过程中的可能误差,从而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优化。这一步骤不仅能够减少后续建造过程中的返工和调整,还能够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设计问题。细化设计参数:在设计过程中,细化关键尺寸和公差,确保设计图纸的精确性。这包括对船体结构的主要构件尺寸、接口配合关系、连接方式等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通过对细节的严格控制,能够保证船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功能性。设计审查:建立多级设计制度,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计符合实际建造要求。审查过程应涵盖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同时也要考虑到未来维护和改装的便利性。引入协同设计工具:利用协同设计工具,实现设计团队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协作,确保设计过程中的沟通顺畅,减少误解和错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让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环境中直观地检查设计,提前发现和修正问题。实施设计验证:在关键设计节点,进行设计验证,如力学性能分析、结构稳定性测试等,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2 材料控制

材料选择标准:根据船体分段的结构要求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制定严格的材料选择标准。材料跟踪管理:对材料从采购、入库、使用到回收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材料质量。材料检验: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尺寸、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材料检验: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尺寸、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检验过程应包括:尺寸检验: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对材料的尺寸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验证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化学成分标准。机械性能测试: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机械性能测试,确保材料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3 施工过程精度控制

工艺流程优化:优化施工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环节,降低误差累积。通过流程再造,合理规划施工步骤,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质量控制点和检验标准。此外,引入精益生产理念,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设备校准: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精度。建立设备校准周期表,确保所有设备在校准周期内完成校准工作。同时,对校准结果进行记录和跟踪,以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现场监控:建立现场监控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监控体系应包括视频监控、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现场巡查等多种手段。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现场反馈,能够迅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4 装配精度控制

装配基准:建立统一的装配基准,确保所有分段以统一的基准进行装配。这一基准可以是三维坐标系统,也可以是激光跟踪系统等高精度的定位设备。通过精确的基准,可以减少由于基准不一致导致的装配误差,提高整体装配精度。装配工具:使用精密的装配工具,减少装配过程中的误差。这些工具应经过严格的校准和检验,确保其能够在特定的装配任务中提供稳定的性能。例如,使用数控工具进行精确加工,使用激光测量仪进行实时监测,以及使用自动定位装置确保分段的精确对位。装配工艺:制定详细的装配工艺,确保装配过程规范、准确。装配工艺应详细描述每个装配步骤,包括装配顺序、操作方法、质量控制点等。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并确保装配质量的一致性。标准化的装配步骤:确保每个装配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包括工具的使用、力的施加、检查方法等。质量控制:在装配过程中设置多个质量控制点,对装配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工艺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工艺文件管理系统,确保装配工艺的更新和追溯。持续改进:定期对装配工艺进行审查和优化,根据实际装配情况调整工艺参数,以提高装配精度。

结语

总之,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船体分段建造的精度和水平将会不断提高,为船舶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文华,张海欣 . 船体分段建造精度控制技术研究 [J]. 船舶工程,2018,39(2):1-5.

[2] 李海洋,王洪文 . 基于三维模型的船体分段建造精度控制方法 [J]. 船舶工程,2019,40(3):6-10.

[3] 赵国华,刘东生 . 船体分段建造现场精度控制的关键因素分析 [J]. 船舶工程,2020,41(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