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裂化装置运行工况优化与能效提升研究
赵亮明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市石化公司炼油三部加氢裂化装置 新疆 830019
引言:
加氢裂化是炼油企业改善油品品质与提高产出量的核心工艺,装置运行稳定性与能效状况直接关联经济效益和环保指标,“双碳”目标推进背景下传统粗放运行模式已无法适配现代炼化发展需求,在保障产品质量基础上借助工况优化达成节能降耗,成为行业研究重点,探究装置运行关键参数与能效表现的内在关联,可为实现高效绿色运行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方向。
一、加氢裂化装置运行现状与影响能效的关键因素分析
炼油行业绿色转型进程加快使得加氢裂化装置的能效水平成为企业提质增效和节能减排的重要突破口。
1. 装置运行现状概述
当前加氢裂化装置被广泛用于中质或重质油品的深度加工,目的是满足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需求,国内主流装置大多采用固定床反应系统,搭配高压氢气与加热介质完成长链烃的断裂及异构化反应,装置运行中普遍以高转化率和高产品收率为目标,一些企业已实现自动化控制与过程参数实时优化,不过能耗水平偏高、换热系统效率低、氢气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仍然显著,限制了整体装置运行的经济性与环保表现,深入剖析现有运行特征与瓶颈可为下一步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2. 工艺参数对能效的影响
工艺参数是左右加氢裂化装置能效表现的核心要素,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和液时空速等在其中作用突出,反应温度过高虽能促进裂化反应深化,却会造成能耗大幅增加并加快催化剂失活,温度过低则会使转化率下降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压力与氢油比的改变直接作用于氢气溶解度与反应速率,控制不合理易引发氢气浪费或副反应加剧,液时空速决定反应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长,过快会降低转化率过慢则导致能耗增加,各参数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耦合关系,需依靠系统建模与工况仿真方法找到最优运行区间,实现最佳能效平衡。
3. 设备运行效率分析
工艺参数之外设备效率也是影响能耗水平的重要因素,加热炉和换热器在能量传递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传热效率直接关乎热能利用效果,部分老旧装置存在炉管结焦严重、传热面污垢系数高、换热器结垢等情况,导致热损失明显增多,压缩机和泵类设备在高负荷运行时容易出现能耗偏高、电机效率下降等状况,氢气回收系统效率低还常造成氢气排放量增加,既提高成本又对环境形成潜在威胁,强化设备状态监测、优化维护周期、引入先进节能控制系统等可有效提升设备整体运行效率,为装置能效提升筑牢基础。
二、运行工况优化策略与能效提升路径探讨
当前节能降耗与提质增效双重目标推动下,科学优化加氢裂化装置运行工况已成为提高能效的关键抓手。
1. 反应条件优化方法
优化反应条件是提升加氢裂化装置能效的核心环节,调控反应温度、压力及氢油比等关键参数能有效控制裂化深度与副反应发生率,保证产品质量时降低不必要的过剩氢气投用量可显著节约氢气资源与压缩功耗,实际操作可采用分段调温策略合理设定各反应床层温差实现热量梯级利用,依据原料性质变化动态调整操作窗口能避免参数“固化”造成的能效损失,配合实时在线分析系统与模型预测控制(MPC)技术可实现对反应过程的精准预测与主动干预,使装置持续运行在最佳能效点。
2. 能量系统集成优化
能效提升过程中装置内部热能的回收与合理分配尤为关键,换热系统的集成优化可大幅降低加热炉负荷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路径,热耦合技术帮助在冷进料与热产物之间构建高效换热网络减少外部供热需求实现热能自给,针对不同工艺段热能需求特点设置多级热回收单元能提高低品位热能利用率,优化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提升燃烧效率与烟气余热回收能力是降低单位能耗的有效手段,全流程视角下结合能量平衡分析和余热利用路径设计打造高效闭环的热能管理体系是未来装置绿色运行的重要方向。
3. 智能优化运行策略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使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运行策略成为能效提升的有力工具,基于工艺大数据平台可挖掘关键运行变量与能效之间的关联模式构建能耗预测模型实现运行工况的智能推荐与动态调整,集成 AI 算法的优化控制系统能快速响应工况波动自主调节运行参数避免人为经验干扰带来的误差,引入设备状态感知与预测性维护功能有助于保持关键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状态降低非计划停机率,建立全员参与的能效管理机制结合 KPI 考核与优化激励政策能在制度层面激发节能潜力为装置实现长期稳定、低耗、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三、优化成效评估与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工况优化与能效提升措施的实际成效是衡量其价值的核心指标,科学评估与经验总结也为后续推广提供有力支撑。
1. 优化效果量化评估
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关键运行参数与能耗数据能直观体现工况优化成效,反应温度和氢油比的调整使催化剂寿命延长 15% 以上,装置运行周期延长两个周期,单位原料能耗下降 8.3%,吨产品能耗下降约 5.7%,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氢气回收率提高至 96% ,大幅度减少高纯氢气新鲜用量,产品收率有所提升,中间馏分和优质柴油比例增加,整体产品结构更加合理,能源平衡表和工艺仿真模型的验证显示优化方案的实施具有可量化、可重复的节能效果,具备明确的经济与环保双重价值。
2. 经济与环保双重效益
优化策略不仅改善了装置运行性能,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回报,相同加工负荷下年节约天然气消耗近 500 万标方,折合直接成本约 200 万元,减少的能耗与氢气用量使得碳排放强度下降约 6%,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导向,环保方面燃烧系统优化有效降低氮氧化物与颗粒物排放,有助于达成区域环保达标排放要求,设备运行更为平稳,降低故障率和备件消耗,间接节省了维修与备品投入成本,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相辅相成,进一步增强了优化措施的可持续性与企业采纳动力。
3. 推广应用可行路径
从装置自身到整个企业体系优化策略具备良好的复制与推广条件,装置层面基于通用的反应机理和热力学特性,优化方法可应用于不同原料、不同产能等级的加氢裂化系统,模块化仿真模型与运行经验库建设可为其他装置快速匹配优化方案,企业层面建立统一的能效监控平台与操作标准化流程,有助于推进集团内部工况管理水平统一,优化过程所依赖的智能算法、数据分析与自动化工具同样适用于加氢精制、常减压蒸馏等关联装置,实现整体炼化板块能效协同,未来数智平台融合节能技术,促炼油优化落地,推动高质量低碳转型。
结语:
加氢裂化装置作为炼油关键工艺,其运行工况与能效水平直接关系企业经济效益与绿色发展目标,系统分析运行现状、优化工艺参数与能量系统并引入智能化控制策略,可有效实现节能降耗与产品结构优化,实践结果表明优化措施具有显著成效与广泛适应性,具备良好的经济与环保价值,未来应加强技术推广与平台建设,推动炼化装置智能高效运行,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曹跃 , 余冲 , 李智 , 等 . 工业数据驱动的加氢裂化装置多工况切换过渡状态检测 [J]. 化工学报 ,2023,74(09):3841-3854.
[2] 张博 , 张荣勋 . 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化柴油运行情况分析[J/OL]. 石 油 石 化 绿 色 低 碳 ,1-6[2025-07-12].https://doi.org/10.20131/j.cnki.syshlsdt.20241217.006.
[3] 孙志岩 , 王欣羽 , 谢新宇 , 等 . 柴油加氢裂化装置的节能减碳分析与优化 [J]. 化工设计通讯 ,2025,51(03):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