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小学音乐教育浅谈

作者

汪婷

当下阶段,国内相关教育部门对于艺术类教育课程尤为关注,虽然没有将这部分课程纳入到应试教育的考核范围当中,但是提倡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水平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步推广并落实。但是由于这部分艺术艺术教育课程并没有被纳入到中小学应试教育当中,所以对于不少乡村地区而言,这种艺术教育必然就无法得不到学校、教师、家长甚至学生们的重视。

一.学校、教师理念认识普遍落后

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将升学率来评价教育程度以及教学水平的好坏。所以学校领导必然会要求教师们紧抓学生成绩,但是这种主观臆断和片面的思考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现状,忽视了学生在美育教育方面的培养。学校方面认为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没有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重要,不愿意在艺术教育上浪费金钱,在这种背景环境下,乡村小学艺术教育自然得不到良好发展。不少学校一直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将音乐课视为“副科”,直接影响目前临时担任音乐科目教学的教师工作积极性。虽然开设有音乐课程,但总是会被其它科目的老师占用,并且上音乐课因缺乏专业教师和积极的师生态度,教学效果较差。这与大家思想意识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人们对于艺术类文化非常不重视,甚至有些学生在这方面有特殊爱好的时候教师还会给予打击。

1. 家长理念认识普遍落后

家长们的思想观念与认识水平也很重要,尽管家长无法直接参与到中小学教育活动当中,但是会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家长的思想以及行为对于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方向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很多家长认为要“主科”与“副科”相互协调,让“主科”占用到学生们大多数学习时间,而像音乐、美术等“副科”则可有可无。该小学的家长们认为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语文、数学等科目很重要,而音乐学习并不重要,所以持有无所谓的态度。这与乡村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认知水平较差有关系,这些家长大多数都认为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文化课,考上大学才是出路,没有必要重视音乐教育。甚至还有少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不用读书,尽早进入社会才是他们的子女该走的路。就是这种观念造成了一代一代循环往复过着同样的生活。目前我国城乡的收入差距比较大,城镇家庭收入高,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去培养孩子的音乐特长,而乡村家庭的收入较低,只顾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没有能力去额外支付孩子音乐特长的学习费用,所以,即使孩子的音乐天赋很好,可能也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与潜能开发。

2. 发展基础较差

乡村经济相较于城市始终较为落后,农民的物质条件、受教育程度与认知能力严重限制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当前,乡村小学存在教师老龄化、教学水平较低等问题,不但让语文、数学等其他科目教师兼职艺术教育类课程,也没有为学生配备专门的教室与设备,导致学生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很难真正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思想与精髓,艺术水平与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对构建特色艺术教育、提高审美能力产生会起到严重阻碍作用。在某县花样年希望小学中,目前为止全校只有 2 位音乐教师,这两位音乐教师分别是由该校曾经的语文和自然科学老师担任,全校小学部 19 个班,学生 893 名;幼儿园 6 个班,幼儿 240 名,所有孩子们的音乐课都由这两位兼职担任音乐课程的老师兼顾上课,十分不受重视。全校的音乐课没有其它任何老师会参与,这两位音乐科目的教师在学校的教育研讨会以及各种培训学习活动中显得很突兀,机会不会针对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做出深入研究。

3. 音乐教师业务水平较低

在乡村艺术教育教师队伍中,受过专业化和系统化培训的教师屈指可数,该小学的两位音乐教师都是没有经过专门艺术培训的老师。缺乏专业知识,在校任职期间没有机会经常参加各种教师培训班,封闭在自己的学校教学,没有与外校的沟通交流,墨守成规。该小学的学生不喜欢教材内容,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喜欢在网上收集大量的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使用,虽说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却完全脱离了教学大纲和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没有按照音乐教材准备音乐教学内容,导致对音乐教材的专业知识越来越生疏,业务水平没有提高。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教师如何启发和调动孩子的兴趣,更好地灌输音乐理论,最大限度的做到“学”和“教”这两者的默契配合,都是需要教师有着专业的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的。现在每年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状态也从侧面反映这个情况。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建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对策

1. 转变学校、教师、家长的教育思想观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环境下,乡村小学应认真学习战略与文件思想,切实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方针,提高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地位,例如定期开展校园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参加县级、市级、国家级艺术竞赛;教师也应积极改变自身教育观念,立足于素质教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利用先进设备改变课程教学模式,例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利用游戏教学模式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等。另外,家长的思想观念对特色艺术教育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学校与教师可以通过召开艺术交流会的方式,改变乡村家长对艺术教育的想法,为了增加艺术教育的感染力,学校可以将艺术教育与家乡特色乐器相结合,例如教导学生学习葫芦丝、竖笛、横笛、口琴等。

对于家长而言,他们非常重视子女的“升学率”问题,所以想要转变家长的问题,就应该从此着手。学校给家长开会时除了关心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同时应该引导家长改变“主科”与“副科”的观念,不要让家长只顾孩子考学却忽视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家长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培养孩子的兴趣,真正让自己的孩子接受素质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应试教育。

打破旧的思维模式,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把发展音乐教育、落实音乐教育的法律法规,并体现在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每个环节上,才能按照正确的发展思路去执行新式教育理念。在我们认识到教育对于后代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到音乐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思想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这是国家、全社会、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师、家长这些教育环节的重要因素都应该去了解和从自身角度应该改变的。只有这些因素相辅相成的配合好,才能在音乐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我们期望的成绩。任何一个环节的思想观念上的误区甚至是停滞都会阻碍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加强教育基础建设

教育基础是乡村小学发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构建艺术教育特色目标,乡村小学必须强化师资队伍力量,积极引进优良教学设备,增设艺术教育教室,为提高学生艺术水平、促进其实现能力全面发展夯实基础。首先,乡村小学要增设艺术教育教室。乡村振兴战略将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当做根本性问题,为乡村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在该战略背景下,乡村小学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建设资金,为学生搭建专门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和体育场。其次,乡村小学应构建专业师资队伍。教师是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主要群体,为了促使学生真正理解艺术内涵,切实提高与艺术相关的能力水平,学校应聘请专业的艺术教师,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库,并采取各种方法吸引教师前来任教。例如,提高艺术教师的薪资待遇,为艺术教师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等,在条件允许下,还可以邀请艺术大家为教师与学生讲课。最后,学校要配备相对完善的教育设备。艺术教育大致包括音乐、美术与体育等,学校应为学生添置与艺术教育相匹配的美术用具、音乐器具和体育用品,例如简易画架、画板、画夹等美术用品,钢琴、长笛、二胡、古筝等音乐用品,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用品。构建艺术教育特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乡村小学要提高发展艺术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素质能力。

3. 减小城乡差距,加大乡村教育经费投入

要保证音乐教育活动更好地开展,学校应当完善音乐教学设施。教育部门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为学校的音乐教育多申请一部分教育经费用来完善教学设备。对于该希望小学而言,教育部门应当进行实地调查,合理规划,为学生们开设一间音乐教室,可能开一间音乐教室并不难,但向国家申请经费,积极筹措教育基金为音乐教室里添置新的音乐教学设备才是重中之重。如音乐教室需要的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西洋、民族管弦乐器,舞蹈教学所需的把杆等。只有充足的教学设备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精采的音乐教学活动。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学校应当增加音乐教师参加教育培训进修的机会,让音乐教师“走出去”,到县里示范校观摩音乐课堂,取长补短,完善自己。培训教师音乐课堂应该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唱歌、弹琴、跳舞、音乐理论知识”是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基本功。当地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县里各个学校的音乐教师定期培训,进行良性的“专业大比拼”,以提高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此外,音乐教师除了具备“唱、弹、跳、论”等专业技能,还应该掌握“唱、弹、跳、论”的教学方法,能够将自己掌握的音乐素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即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一定会有更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加入到对中小学乡村音乐教育研究的队伍中来,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能够更进一步。相信通过这些研究,也一定会为广大乡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以及建议。相信通过所有力量的共同努力,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一定会朝着健康稳定的道路发展,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乡村小学创建特色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水平,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小学与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思想和观念,学校要立足于特色艺术教育,为学生配备良好的设备与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师要结合先进的教育模式创新艺术课程形式,推动艺术教育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秀娥 . 浅谈乡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J]. 教育科学,2024( 12) : 173.

[2] 穆思博 . 浅谈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J]. 理论前沿,2022(05) : 164.

[3] 董海燕,林晖,朱笑祎 . 音乐欣赏与文学教育的对接及其对人文素养的提升研究 [J].老区建设,2023( 16) : 34—36.

[4] 何曰聪 . 课堂合唱教学不再望而却步 [J]. 体艺教学研究,2023( 4) : 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