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技术的研究
刘川
长沙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湖南长沙 410000
一、引言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药对提高农产品产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愈发明显。农产品作为食品供应链的起始环节,其农药残留是否超标,不仅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在农产品贸易中形成阻碍。所以,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实施有效的检测,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技术的类型及特点
(一)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借助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农药残留的。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性,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在现场快速检测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常见的免疫分析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不同的方法在检测速度、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二)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把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装置结合起来,能够将农药残留的浓度转化为可检测的电信号或光信号。它具有响应速度快、检测成本较低、可实现实时监测等特点,而且仪器体积相对较小,方便携带,适合在现场进行快速检验。
(三)色谱快速检测技术
色谱快速检测技术是在传统色谱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而成的,通过简化前处理流程、改进检测设备等方式提高了检测效率。该技术分离效果好、定性定量准确,适合对多种农药残留成分同时进行检测,但和其他快速检验技术相比,在操作简便性上稍显不足。
(四)光谱检测技术
光谱检测技术利用农药残留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反射特性开展检测工作,具有非破坏性、检测速度快、不需要化学试剂等优势。其中,近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等在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验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容易受到样品基质等因素的影响。
三、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一)技术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快速检验技术在处理基质复杂的农产品样品时,常常会遇到检测结果波动较大的问题,这使得技术的稳定性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具体来说,样品中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其他多种成分可能会对检测反应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技术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这种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得检测结果的稳定性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进而影响了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准确性。
(二)检测灵敏度有限的问题
尽管现有的多数快速检验技术在满足常规的检测需求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一些限量标准较低的农药品种,这些技术的检测灵敏度仍然显得不足。这意味着在检测过程中,对于那些微量残留的农药,现有的快速检验技术很难准确地检测出来,从而可能导致漏检的情况发生。这种漏检现象的存在,无疑会对农产品的安全性评估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三)操作规范性有待提升的问题
快速检验技术虽然在操作流程上相对简便,但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规范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检测人员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往往会在样品前处理、试剂使用等关键环节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这些不当操作不仅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对检测数据的可靠性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检测工作的质量。
(四)技术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目前,不同快速检验技术在检测方法、判定标准等方面尚未完全统一,这导致了不同检测机构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较差。这种差异化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检测数据的有效利用,还可能对监管工作的协同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为了提高快速检验技术的整体效能,推动技术标准化进程,确保不同检测机构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协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技术的优化方向
(一)提升技术抗干扰能力
针对样品基质干扰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样品前处理方法,如采用固相萃取、QuEChERS 等技术去除干扰成分;并且,优化检测试剂和反应体系,增强技术对复杂基质的适应能力,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二)提高检测灵敏度
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对现有的快速检验技术进行升级,比如开发高特异性的抗体、新型生物识别元件等,增强技术对微量农药残留的识别能力,降低检测限,以满足对低限量标准农药的检测需求。
(三)加强人员培训与操作规范建设
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体系,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此外,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减少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四)推进技术标准化进程
加快制定快速检验技术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检测方法、判定依据等,规范技术的应用。加强不同检测技术之间的比对和验证,提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公信力。
五、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进步,快速检验设备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集成自动进样、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检测过程的全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智能检测设备还能实时上传检测数据,便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监管决策提供支持。
(二)便携化与现场化
为了满足农产品在生产、流通等环节即时检测的需求,快速检验设备将更加便携,仪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方便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测。另外,检测时间会进一步缩短,实现“即测即出”的效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及时性。
(三)多组分同步检测
当前,单一的农药残留检测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多组分同步检测将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优化检测体系和设备性能,实现对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适用于大规模的样品筛查。
(四)与其他技术融合应用
快速检验技术将与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检测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掌握农药残留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为风险预警提供依据;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透明度。
六、结语
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和完善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意义重大。当前,各类快速检验技术在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稳定性、灵敏度、标准化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未来,通过技术优化和创新,推动快速检验技术向智能化、便携化、多组分同步检测的方向发展,并加强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将有效提升检测能力。而且,随着跨领域技术的融合应用,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验体系将更加完善,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助力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娟, 任岗.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J]. 品牌与标准化 , 2025, (04): 34-36.
[2] 朱桂生, 钟波.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 2025, (04): 18-21.
[3] 吕建聪 .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J]. 河北农机 , 2024, (06): 108-110.
[4] 许丹妮 . 食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J]. 中外食品工业 , 2024, (02): 66-68.
[5] 齐跃国 . 浅析影响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验准确性的因素 [J]. 民营科技 , 2018, (11): 26.
作者简介:刘川(1992.10)女,汉族,湖南省,硕士,工程师,从事食品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