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高校音乐剧教学内容革新探索

作者

瞿湘玉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工商大学学校 410000

引言:

随着社会与艺术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逐渐显露不足。音乐剧作为一种集音乐、舞蹈和戏剧于一体的复杂艺术形式,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亟需创新。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适应多元化职业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跨学科融合的框架下,推动高校音乐剧教学的革新,以满足新时代教育需求。

1.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音乐剧教学的背景

目前在艺术类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教学需求,目前传统艺术教育中的单一学科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需求以及市场需求,为此,跨学科教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可以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模块进行结合并组成新的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其实现对复杂性工作岗位的应对能力提升[1]。

2. 高校音乐剧教学中的挑战

2.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音乐剧教学方式一般是只进行单个学科知识的教学,忽略掉音乐、戏剧、舞蹈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样单学科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开发艺术形式的丰富性,所以教学中学生实践时缺少跨学科的思考与创作能力,不能满足当代艺术创作的多变性和丰富性的要求[2]。

2.2 师资力量与跨学科教学的困难

学科交叉式教学模式对音乐剧教学的教师有着较为宽广的学科背景,而目前很多音乐剧教学教师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学科领域,不能在课堂中开展有效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学科交叉知识的匮乏,缺乏必要的师资教育与合作交流制度,使得学生难以接触到充足的学科交叉知识与信息,难以“全面发展”[3]。

3.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高校音乐剧教学内容革新探索

3.1 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音乐教育环境中,音乐剧的课程不仅要注重音乐剧艺术本身表现形式的知识,还要注重背后更为多样的、跨学科的逻辑关系。建立一条符合学科跨域教育的课程设置,这是对学生本身素质要求最大的一种提升。音乐、戏剧、舞蹈本身的课程内容应当十分紧密、互相融合渗透,但同时还需要从心理学、教育学、表演艺术方面,来给学生充分的跨领域认知能力的灌输。这种跨域式的学科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认清一个艺术的本质面,这种跨域性发散联想思维对他们的创造,而非一种单一的传授技巧 [4]。这种跨域融合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与发展中提高自身艺术上的感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3.2 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

除了音乐剧课堂中的理论学习需要创新之外,音乐剧教学内容的创新重点应该落在实践训练中。现行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往往是主导性的,忽略了实际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项目制学习、观摩体验、艺术节的开展,能够使学生产生与实际的舞台表演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的真实艺术场景,学生在音乐剧的教学中能够更加了解艺术生产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5]。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均得到提升,从而也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实践经验的全方位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3.3 建立多元评估与反馈机制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环节之一,传统的简单评价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综合水平。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不仅可以从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认识自我、合作能力有一定的反映,还可以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有一定的反思与提升,而不是仅仅通过成绩导向,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反馈与调整中找到真正的方向[6]。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精准。

结束语:

此外,学科间的跨界融合,不仅为学生提供提升艺术创编能力的平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完善各学科相关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才能很好地突破当下教学中存在的困境,促进艺术教育发展。最终能够在各学科的协作配合下,通过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校音乐剧教学的成功与延续。

参考文献:

[1] 区洁 . 关于原创音乐剧《一湾月》导演视角下校园创作价值探讨 [J].戏剧之家 ,2024(4):80-83.

[2] 曹雪媛 . 音乐舞蹈融合下的高校舞蹈教学探究 [J]. 中国音乐剧 ,2024(6):136-139.

[3] 米然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以跨学科主题活动”美丽的农村”为例 [J]. 现代教学 ,2024(S01):84-85.

[4] 廖敏 . 经典音乐剧角色表演的传承与现代化创新探索 [J]. 艺术科技 ,2025,38(3):7-9.

[5] 孟斯诺 . 音乐剧教学与钢琴艺术指导的开放性实验探索 [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4(5):115-117.

[6] 马也 . 音乐与戏剧的融合——跨学科表演艺术的探索 [J]. 音乐生活 ,2023(1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