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例谈Ai 智能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

作者

黄晓燚

重庆市长生桥中学校 重庆南岸 401336

在初中教育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语言应用、思维拓展和文化传承的任务,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语文教学在很多时候已经很难满足学生们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而 Ai 智能技术的到来给初中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它通过智能辅助工具、个性化学习平台等多种方式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融合在一起,从而逐渐地改变着初中语文教学的面貌并为其带来更多可能。

一、Ai 智能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意义

(一)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创新

Ai 突破了教材的界限,让老师们可以通过智能工具将与教材、生活和时代联系紧密的各种素材进行整合,并且用图片、音频、动画等生动的方式来表现,从而把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音频和视频,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学习环境。

(二)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AI 不但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实时的分析,还能够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学习特征进行精准地定位,并且能够为老师制定一套个性化的学习图谱,帮助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同时,它还能够自动处理作文批改、语音评测等重复性工作,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师生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

(三)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

Ai 通过开展历史地理知识解读文学作品等跨学科文学项目为语文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搭建了一座桥梁,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协调发展,使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阵地[1]。

二、Ai 智能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

(一)构建虚拟场景,激发探究热情

Ai 技术依托 VR、AR 等技术为初中语文课堂构建出逼真的虚拟学习场景,并打破文本与现实的界限,比如学生在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时能借助该场景,仿佛置身于壮丽山川间亲眼看见景色、亲身体验自然魅力,以更深刻理解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在历史题材课文学习中,虚拟场景能重现历史事件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感受时代风云变幻,这种沉浸式体验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并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授《大雁归来》时,教师可以利用 Ai 技术生成逼真的虚拟自然场景,其中包含广袤沼泽、清澈池塘及随风摇曳的香蒲草,三月暖流拂过时薄雾在空气中缓缓飘动。随着讲解推进,教师操作虚拟场景让一群大雁出现在画面远处,并顺着弯曲河流拐来拐去靠近沼泽和池塘,它们低低地在空中曲折穿行,向每个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并发出轻柔叫声,接着大雁白色尾部朝向远方山丘,慢慢扇动黑色翅膀,静静滑翔向池塘,一触到水就欢快叫起来并溅起在阳光下闪烁的水花。教师还可以将画面切换到春雁去玉米地“旅行”的场景,一群大雁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并且出发前有高声有趣的“辩论”;返回时,雁群不再试探盘旋,而是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接着还发出低语仿佛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适时暂停场景,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大雁的动作、神态并思考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雁归来的情景、深刻理解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进而更好地吸收知识。

(二)助力项目实践,培育综合素养

Ai 智能技术对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多学科的实际应用,在以语言为核心的项目中,教师能够指导学生使用 Ai 工具来完成各种任务。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学生们还需要将语文、信息技术、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项目策划、资料整理和成果演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满足今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2]。

以开展“感恩母亲,传承美德”项目实践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 Ai 智能技术完成项目。在项目筹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利用 Ai图像识别技术收集不同年代表现母亲形象以及与文中描述劳动场景(如耕种、纺棉花等)相关的图片,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母亲劳动艰辛,并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项目推进中,教师安排学生运用 Ai 语音识别工具,模拟采访家中长辈了解他们记忆中母亲的故事,并记录真实感人素材用于丰富项目内容。各小组还可以根据收集资料运用 Ai 生成式工具创作体现母亲勤劳、和蔼等品质,并且突出主题、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以“母亲”为主题的文案和海报。在成果展示环节,小组展示文案和海报并分享创作思路,教师则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自己作品与文中母亲形象的异同,并思考如何更好传承母亲身上的美德,从而更好地吸收课文所传达的情感与价值观。

三、结语

总之,人工智能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叠加,它将丰富的资源、创新的形式和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带给了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实现了科学和人文的全面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和谨慎的心态,同时也要坚守人文教育核心,通过合理的实践将 Ai 作为一道照亮语文课堂的智慧之光,从而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卓越创新能力和广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让语文教育在智能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周玮 , 杨刚 , 李佳文 , 等 . 基于 AI 诊断反馈策略的语文写作课堂教学设计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3(6):71-74.

[2] 陈棽 . 人工智能 (AI) 支持下的中学语文整本书教学策略 [J]. 家长 ,2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