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合唱团体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与价值研究
李卫东
克拉玛依市文化馆
随着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群众文化建设成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社区合唱团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体歌唱、排练和演出,既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又强化社区凝聚力。当前,学术界对社区合唱的研究多集中于艺术教育或表演艺术本身,缺乏对其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实践路径和价值转化的系统分析。因此,本研究以跨区域社区合唱团为对象,探索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方式、作用机制及价值贡献,为基层文化单位提供可操作的实践经验。
一、社区合唱团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组织机制与资源整合
社区合唱团通常由社区文化站牵头或居民自发组织,形成多层次管理模式。团体通过合理配置人员、整合文化资源、制定活动计划,实现高效组织运作。例如,多地社区合唱团将排练、演出和培训活动纳入年度文化计划,通过志愿者参与、政府补贴与社会资源支持,形成稳定而可持续的组织结构。这种机制保障了合唱团的常态化运行,为社区文化活动的持续供给奠定基础[1]。
(二)活动设计与文化传播
社区合唱团在活动设计中注重群众参与感与文化体验的融合,通过主题音乐会、节庆汇演、跨社区联演等形式,使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例如,结合春节、国庆等传统节日,开展红色经典、民歌和现代合唱曲目演出,既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活动过程中,合唱团通过宣传推广、线上直播及社区展演,将文化影响力延伸至更广泛的社区群体,实现文化传播效应的最大化。
(三)社区参与与居民认同
社区合唱团通过组织排练、演出和社交活动,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团员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形成协作关系,居民在观演和互动中增强社区认同,促进社会资本积累。例如,北京、上海的多支社区合唱团在社区节庆演出中邀请居民参与观摩、志愿服务或表演,使居民在参与和互动中体验集体文化活动的乐趣,提升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 [4]。
(四)推动社区治理与公共文化服务
社区合唱团在文化实践中,不仅满足居民文化需求,也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辅助力量。通过合唱活动,社区能够建立居民参与、反馈和协作机制,促进社区事务协商和文化决策的民主化[3]。同时,社区合唱团能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延伸服务覆盖面,使文化资源惠及更多居民群体。
二、社区合唱团的价值分析
(一)文化价值
在群众文化建设里,社区合唱团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其核心是借助集体歌唱、主题演出、文化交流以及社区艺术活动给居民供应丰富的精神文化体验和审美感受。定期排练与公开演出,居民参与其中就能直接感受音乐之美,从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像北京、上海、广州的社区合唱团,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庆搞主题演出,唱民歌、红色经典还有现代合唱作品,让居民体验音乐艺术的感染力的同时,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熏陶。另外,社区合唱团的文化活动也让居民对本地社区文化有了更多认同感和归属感,实证调研好多省市社区合唱团的问卷数据,大概 85% 参与过的居民说,参加合唱活动不但加深了对社区文化的知晓,还提高了对社区集体生活的认同度,这既加强了社区凝聚力,也让居民自己变成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再者,社区合唱团搞跨社区交流演出、文化联谊活动,把社区文化传播得更广,文化影响力从内部扩展到外部,形成了区域性群众文化网络。
(二)社会价值
社区合唱团于基层社会有着重要社会价值,其意义不只在于文化娱乐方面,在社区互动、社会资本积累以及基层治理优化等方面也有着深远影响。社区合唱团定期排练、搞公开演出、参加节庆活动,从而让居民有了很多社交机会,使得邻里关系变得更亲密、互动更多。在上海和成都实地调研时发现,社区合唱团的居民在排练时就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并且在演出准备、舞台布置、做志愿者时还展开跨年龄、跨职业协作,推动了社区成员互助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发展。问卷数据也显示,社区合唱团成员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比没参加的居民高不少,超 78% 的团员愿意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和公共事务讨论,可见合唱团活动能激发居民公共参与意愿和社会责任感。再者,社区合唱团组织居民参与演出策划、节目选择、文化活动宣传,这就形成了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治的文化实践空间,居民在共同目标下一起活动协作,既积累了社会资本,又增强了信任感和归属感。这样的集体活动模式既能提升社区凝聚力,也能给社区治理提供积极辅助力量,让文化建设与社区管理良性互动。
(三)教育与传承价值
社区合唱团在文化娱乐、社会互动以及音乐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挥着作用且有着明显的价值,先不说它能给居民提供系统的音乐学习与艺术训练的机会,就拿青少年和中老年人来说吧,他们定期排练并接受歌唱训练和合唱技巧指导后,音准和节奏感都有了提升。例如,在广州和北京的实地调研中,多数社区合唱团都设置了分层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技能水平的团员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团员在参与中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合唱表现技巧。其次,社区合唱团在活动安排上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通过演唱民歌、红色经典、民族音乐以及现代合唱作品,使团员在歌唱实践中了解和传承本地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及现代文明理念。调研数据显示,约 72% 的青少年团员认为参与社区合唱团增强了对本地历史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认同,而超过 80% 的老年团员表示在指导和交流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社会参与感。总体来看,社区合唱团通过系统音乐训练、历史文化演唱与跨代互动,实现了艺术教育、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培养的综合功能,不仅提升了居民的音乐素养,也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教育性和传承性的支撑,为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束语:
社区合唱团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既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社区治理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通过组织机制优化、活动设计创新、社区参与激励及多元价值实现,社区合唱团在丰富基层文化供给、增强居民文化认同和推动社区治理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本研究通过跨区域实证调研,系统分析了社区合唱团的实践路径和价值贡献,为基层文化单位培育和发展社区合唱团体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在未来,建议进一步推动社区合唱团专业化培训、跨社区交流合作及数字化传播手段应用,以持续提升其群众文化建设功能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 明 宇 . 社 区 合 唱 团 体 与 基 层 群 众 文 化 建 设 研 究 [J]. 艺 术 教育 ,2022,15(4):123-130.
[2] 李晓华 . 社区文化参与与居民认同的实证分析 [J]. 当代文化研究 ,2021,8(6):45-52.
[3] 张建华 . 群众文化与社区治理创新——以社区合唱团为例 [J]. 文化发展研究 ,2023,12(2):67-75.
[4] 刘 丽 . 社 区 合 唱 团 建 设 与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 优 化 [J]. 文 化 产业 ,2022,9(3):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