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核心素养的乡村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曹卜元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教师进修学校 135300

单元整体教学,一种基于单元视角、注重全局和协调规划的教学方法,为解决乡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挑战、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提供了新思路。该方法着重于整体视角下的教学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的整合,引领学生在连贯的学习环境中建立知识体系、增强语言运用技能、理解文化内涵。因此,深入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乡村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发掘适应乡村教学特点的策略,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乡村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意义

(一)学生成长

这种教学策略跳脱了以往零散教学的框架,帮助乡村学生在完整的单元学习过程中,同步增强语言技能和核心素养。学生们不再单一地记忆词汇和句式,而是在单元主题的引导下,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使用英语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还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单元整合教学中涉及的中外文化对比,有助于拓宽乡村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小学英语教育

这种实践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它促使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素养的培养者,引导教师系统地整理单元知识点,设计更具目的性的教学活动,有效地弥补了乡村教学资源的不足。通过单元的整体规划,还能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例如将多媒体设备、简单的教具等集中在单元的核心任务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步减少城乡英语教学的差距。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乡村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

(一)立足单元主题整合五维教学目标,构建阶梯式素养发展路径

针对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的“In a nature park”单元,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的五维目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构思。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强调学生掌握“forest”、“stream”等汇和“Are thereany...?”等核心句型;在文化认知上,可以分析中外自然公园的保护观念,例如比较中国湿地公园与美国黄石公园的管理方式;在思维发展上,可以提出“乡村自然角落改造方案”的讨论任务;在学习策略上,指导学生通过文字和图像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公园地图并标注英文名称;至于协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公园寻宝”情景剧来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感知—理解—应用”的层次递进:首先通过展示乡村自然景观的图片来引发学生兴趣;接着通过一系列任务,如阅读公园导览图、翻译警示标志、撰写游览指南,来实践语言目标;最后,进行“校园迷你自然园”的构建活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避免知识点的支离破碎,也可以使乡村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能力素质的逐步提升,有效解决乡村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二)依托乡村本土资源设计情境化单元活动,提升语言运用真实性

在开展五年级上册“My favourite season”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乡村学生的生活背景,重新构建教学内容。课前,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四季农事观察”作业,记录家中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实际情况,并在课堂上通过“季节代言人”的设定,让学生用“My favourite season is... because I can...”表达对季节的喜爱,以及使用“In... we usually...”描述乡村四季的习俗。考虑到乡村条件的限制,老师可以将单元对话练习转化为“田间观察日记”的形式:在校园农田设置“季节变化记录”环节,学生通过“The leaves are... inautumn”和“We grow... in spring”等句式进行交流。此外,结合乡村的节气传统,设计“节气故事会”任务,引导学生运用“When it's..., we...”等结构分享他们在春分、冬至等节气的习俗体验。这些活动不仅减少了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还促使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提升了他们“用英语实践”的核心素养。

(三)建立“家校社”协同评价机制,实现素养发展过程可视化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的“My weekend plan”单元的教学可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星级任务卡”来记录学生的表现:学生若能明确阐述自己在周末帮助家人务农的计划,将获得“实践星”;若能用“First...Next... Then...”的结构来描述时间安排,将获得“思维星”;而主动询问同学周末计划的学生,将获得“交流星”。在课后,老师要与家长协作进行“家庭任务打卡”评价:学生需要用英语向家长报告自己的周末计划(例如:“I will waterthe plants on Sunday”),并由家长记录孩子的表述是否完整以及计划的执行情况。此外,老师可以邀请社区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参与“社区服务”评价,学生需用英语讲述自己参与整理村图书馆的计划,工作人员则根据“计划的可行性”和“表达的流畅性”进行评分。评价成果可以“成长树”墙报形式展示:学生每完成三项与计划相关的任务,就在树上贴上一片叶子,最终形成一棵象征班级收获的“大树”。这一评价体系不仅解决了乡村教师评价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使得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变得具体而直观,从而激励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总而言之,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乡村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一项持续且复杂的任务,其深远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乡村小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上,更关乎教育公平的推进。只有秉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持续改进教学策略,才能确保乡村孩子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同步增强,为他们的未来增添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董艳 . 基于核心素养的乡村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体系探索 [J]. 成才 ,2022,(21):52-53.

[2] 刘媛媛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策略 [J]. 英语广场 ,2025,(17):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