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
刘淑萍
兴安盟财政投资核算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 137400
引言
在土建工程建设中,造价预算编制是项目前期规划与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能够为项目投资决策、资金安排、招投标管理等提供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土建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政策法规的变化、市场价格的波动、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预算编制结果与实际成本产生偏差,进而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甚至造成投资失控、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的风险,探索有效的防范与应对策略,对于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的风险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政策法规风险
政策法规风险是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如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等,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建工程的造价。政策法规的调整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当预算编制完成后,如果相关政策法规发生变动,可能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或减少。例如,税收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中的税费成本;环保政策的收紧可能促使施工企业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工艺,从而增加建设成本。此外,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存在差异,若预算编制人员对当地政策法规了解不全面、不准确,也容易导致预算编制出现偏差。
(二)市场波动风险
市场波动风险是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建筑市场中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机械设备租赁费用等因素受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形势、国际市场影响等因素的作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预算编制阶段,很难准确预测未来市场价格的走势。建筑材料价格波动频繁,如钢材、水泥、木材等主要材料价格可能因原材料供应短缺、市场炒作等原因出现大幅上涨;人工费用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提高。这些市场价格的波动如果在预算编制时未充分考虑,将导致预算金额与实际成本之间产生较大差距,影响项目的资金安排和成本控制。
二、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加强政策法规研究与跟踪
为防范政策法规风险,预算编制人员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的动态变化,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学习。建立政策法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与土建工程相关政策的调整方向和具体内容。在预算编制前,全面梳理工程建设涉及的政策法规要求,确保预算编制符合现行政策规定。
(二)强化市场调研与动态分析
针对市场波动风险,强化市场调研与动态分析是有效的防范措施。预算编制人员在编制预算前,应深入建筑市场进行广泛调研,全面了解各类建筑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的市场价格和供应情况。建立市场价格信息数据库,定期收集和更新市场价格数据,分析价格波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合理预测未来价格走势,适当预留价格调整空间。同时,加强与供应商、施工企业等的沟通与合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信息,以便在预算编制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降低市场风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三)提升预算编制人员专业素质
提升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是降低编制技术风险的关键。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活动,内容涵盖工程量计算、定额应用、费用计取、造价软件操作等方面,提高编制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鼓励编制人员参加行业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了解最新的建筑技术、材料和工艺,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建立严格的预算编制人员考核制度,对编制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调整岗位,确保预算编制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预算编制制度与流程
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与流程是应对风险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和审核要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的流程,从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费用计取到预算汇总,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建立多级审核机制,由编制人员自审、部门负责人复审、专业审核人员终审,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建立预算编制档案管理制度,对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妥善保存,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查阅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与技术
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与技术能够有效应对编制技术风险。根据土建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如定额计价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工程造价软件进行预算编制,提高编制效率和准确性。工程造价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计取费用,并生成预算报表。同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对土建工程的三维建模和数据共享,在模型中整合工程量、材料信息、价格信息等,为预算编制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建立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应对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对政策法规、市场动态、编制过程等方面的监测和分析,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当相关指标达到或超过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分析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的责任人和工作流程。在风险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处理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如调整预算方案、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成本控制等,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障土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结束语
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的风险贯穿于整个编制过程,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和顺利实施有着重要影响。政策法规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编制技术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相互交织,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通过加强政策法规研究与跟踪、强化市场调研与动态分析、提升预算编制人员专业素质等防范策略,以及完善预算编制制度与流程、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与技术、建立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等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未来的土建工程建设中,应持续关注造价预算编制风险,不断完善风险防范与应对体系,以适应建筑市场的变化和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实现土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孙艳波 . 土建工程预算成本编制及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 [J]. 建筑与预算 , 2024, (12): 52-54.
[2] 姜瑜.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土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研究[A] 2024年智能工程与经济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工程管理与经济建设专题)[C]. 江西省工程师联合会, 江西省工程师联合会, 2024: 4.
[3] 孟亚 . 土建工程概预算编制及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J]. 建筑与预算 , 2024, (02):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