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
赵永雷
身份证号:211321199309064758
引言
建筑施工项目作为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的重要产业领域,长期以来在原材料采购、运输、施工过程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施工导则》等政策文件相继发布,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绿色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亟需通过构建与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建筑施工项目从原材料获取到成品交付全过程的绿色化与高效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关注成本与时间等传统目标,更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建筑施工项目特点,结合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系统分析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要素与实施策略,并探讨其实际应用效果,旨在为建筑施工企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操作指导。
一、建筑施工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与价值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供应链各环节中引入环境保护理念,通过对采购、生产、运输、销售与回收等全过程的绿色化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与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管理模式。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包括原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与施工工艺选择,还涉及施工运输、现场管理与废弃物处理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在保障项目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降低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提高循环利用率与经济效益。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绿色采购与施工工艺优化,减少原材料消耗与能源浪费;二是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尤其在建筑废弃物管理与施工过程粉尘噪声控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三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有助于企业品牌建设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四是符合政策导向,满足国家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二、建筑施工项目传统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项目供应链管理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首先是绿色意识不足,部分施工企业仍以成本最小化为唯一目标,忽视了环境因素在采购、运输与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原材料选择单一、施工技术落后、废弃物排放无序。其次是供应链整合能力不足,多数施工企业采购、运输与施工环节分散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同机制,导致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与运输浪费严重。第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虽然已有部分绿色施工标准出台,但在企业内部缺乏具体实施细则与监督考核机制,绿色供应链管理流于形式。第四是技术应用水平有限,绿色建材使用比例低,绿色施工设备与智能化管理技术普及率不足,制约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全面推广。此外,供应商绿色能力参差不齐,绿色供应商筛选与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进一步增加了绿色供应链建设的难度。
三、建筑施工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路径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路径:第一步是明确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体系,结合施工项目特点与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资源节约、污染控制与循环利用等核心指标,并将其纳入项目管理全过程。第二步是完善绿色采购体系,优先选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材料与设备,建立绿色供应商评估与管理机制,对供应商环境绩效进行动态监控与考核。第三步是优化绿色施工工艺,通过推广预制装配式施工、智能化施工设备应用与绿色施工技术培训,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第四步是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与运输方式,采用新能源车辆与环保包装材料,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第五步是加强建筑废弃物管理,推广建筑垃圾分类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平台,实现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第六步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动态监控与优化决策,提高管理透明度与响应速度。通过上述路径构建,形成涵盖采购、运输、施工与回收全流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四、建筑施工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以某大型市政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全面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首先在绿色采购方面,项目团队通过与 20 余家绿色建材供应商合作,采购符合绿色建材标准的水泥、钢材与预制构件,占比超过 85%,有效降低了原材料生产与运输环节的能耗与排放。其次在绿色施工方面,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减少了现场作业时间与施工废弃物产出,并应用智能喷雾降尘系统降低了施工现场粉尘污染。再者在绿色物流方面,通过建立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施工物资运输路线优化与新能源运输车辆比例提高 30% 以上,显著减少了运输碳排放。最后在建筑废弃物管理方面,项目实现了 90% 以上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再利用,通过与专业废弃物处理企业合作,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建材,降低了废弃物处理成本与环境压力。项目综合分析数据显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后,整体资源消耗降低 15% ,项目综合成本降低 8% ,环境污染指标下降 20% ,社会评价与企业形象均得到明显提升。
五、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是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内涵与价值的系统阐述,结合建筑施工项目特点,提出了从绿色采购、绿色施工、绿色物流到绿色回收的全过程管理路径,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与适用性。研究表明,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施工项目的环境影响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与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广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明确绿色采购、施工与回收等环节的具体要求与实施细则;二是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与应用投入,推动绿色建材、绿色施工设备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技术创新与普及;三是加强行业协作与社会共治,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联盟与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通过多方协力与持续努力,必将推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实现建筑业绿色、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蔺呈倩 , 张瑞 , 顾一鸣 . 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背景下的工程物资合同履约结算管理模式构建 [J]. 招标采购管理 ,2024,(12):67-70.
[2] 程灏 , 毛雪 , 李际明 . 基于 ISM-MICMAC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弹性促进因素研究 [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24,40(06):738-745.
[3] 王郁涛 , 张建新 , 刘霄 .2024 年中国水泥行业供应链发展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泥 ,2024,(12):4-11.
[4] 郭 永 俊 . 供 应 链 融 资 在 建 筑 施 工 企 业 中 应 用 [J]. 投 资 与 创业 ,2024,35(22):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