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水泥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作者

纪亮 余小波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黄石市建筑市场管理站 湖北黄石 435000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预制成品构件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建筑工程项目通常需要大量的水泥混凝土预制成品构件,仅依靠抽检的方式难以全面保障构件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则能够在不损害受检试件性能的前提下,对建筑水泥进行全面检测,这对于提高成品构件的检测效率、确保构件的检测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成为建筑质量检测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

1 建筑水泥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

1.1 非破坏性

无损检测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不会对建筑水泥构件造成任何破坏,能够完整地保留构件的原始状态和使用功能。这一特点对于已建成的重要建筑、历史建筑以及对结构完整性要求极高的特殊工程尤为重要。例如,在对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程中,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古建筑原有结构的前提下,检测其内部水泥构件的质量状况,为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2 检测效率高

相比传统的破坏性试验,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检测工作。例如,地质雷达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的水泥构件进行快速扫描,获取内部结构信息;回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一个测试点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满足了现代建筑工程快速施工和质量实时监控的需求。

1.3 实时性强

多数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现场实时获取检测结果,检测人员可以立即对水泥构件的质量状况进行判断。如回弹法、红外热像检测等,检测完成后即可通过仪器显示或软件分析得到初步结果,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问题的扩大化。

1.4 可重复性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同一部位多次进行检测,这对于监测水泥构件在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使用环境下的质量变化情况非常有利。例如,在水泥构件的养护过程中,可以定期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测量其强度发展情况,通过多次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水泥强度的增长规律,为优化养护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2 建筑水泥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2.1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 20kHz 的机械波,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和穿透能力。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声速、振幅和频率等参数会因介质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弹性模量等)和内部结构(如密实度、缺陷情况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超声波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直接反映了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速度越快,通常表明材料的致密性越高,强度也越高。反之,速度较慢则可能暗示存在孔隙、裂缝等缺陷,从而降低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精确测量超声波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是无损检测的关键。超声波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密切相关。具体而言,传播速度的计算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压缩模量、泊松比以及密度的影响。通过对这三个参数的精确测量,可以得出超声波在特定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中的传播速度。

当超声波在水泥构件中传播时,如果水泥内部质地均匀、密实,超声波将以相对稳定的速度和较小的衰减传播;而当水泥内部存在空洞、裂缝、疏松等缺陷时,超声波在遇到缺陷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导致传播路径改变,声速降低,振幅衰减增大。通过专门的超声波检测仪器,精确测量超声波在水泥构件中的传播时间、波幅、频率等参数,并与相同条件下标准试件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判断水泥构件的质量状况,确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2.2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基于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其工作原理是:雷达发射天线向水泥构件发射高频电磁波(通常频率范围在数十 MHz 到数 GHz之间),电磁波在水泥构件内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如水泥与空气、水泥与空洞、水泥与不同密度的疏松区域等界面)时,由于这些界面两侧介质的介电常数存在差异,会产生反射和透射现象。

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被接收天线接收,通过对接收信号的时间、振幅、频率等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专门的软件算法将其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在图像中,不同的颜色或灰度代表不同的反射信号强度,从而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水泥构件内部的结构特征和缺陷分布情况,如空洞、脱空、不密实区域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

2.3 回弹法检测技术

回弹法凭借便捷、高效、无损的显著优势,该方法需借助专业回弹检测仪,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精准测定,目前常用于建筑关键结构,如承重梁、承重柱等的检测。当回弹法检测获取的数据较大时,表明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系数。回弹仪是回弹法检测的主要仪器,回弹仪的弹击杆以一定的能量撞击水泥构件表面,使构件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弹击杆在撞击后回弹。回弹值的大小反映了水泥表面的硬度,一般来说,水泥表面硬度越高,回弹值越大,其强度也相对越高。通过在大量不同强度等级的标准水泥试件上进行回弹试验,并同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建立回弹值与水泥强度之间的测强曲线。在实际检测中,使用回弹仪测量水泥构件表面的回弹值,结合相关的修正系数(如考虑水泥碳化深度、测试角度、浇筑面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查测强曲线或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就可以推算出水泥的强度。

2.4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原理基于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表面温度密切相关,遵循斯蒂芬 - 玻尔兹曼定律。当水泥构件内部存在缺陷时,如空洞、裂缝、疏松等,这些缺陷会阻碍热量的正常传导,导致构件表面的温度分布出现异常。红外热像仪通过接收物体表面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以不同颜色或灰度的热图像形式显示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在热图像中,温度较高的区域通常显示为较亮或较暖的颜色,温度较低的区域则显示为较暗或较冷的颜色。通过对热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就可以判断水泥构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的位置和范围。

结束语

建筑水泥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损检测技术在水泥强度评估、内部缺陷检测、均匀性判断等应用场景中都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何富斌 . 浅析建筑结构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16):85-87.

[2] 柯乐 .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19):95-97.

[3] 李少旭 .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36(02):5-9.

[4] 刘焕喜 , 刘杰 , 池泉智 . 分析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J].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0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