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林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基层干部政治引领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

李行

长沙市林长制事务中心(长沙市油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410205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林区乡村兼具生态与经济属性,成振兴工作特殊区域,基层干部是战略落地核心,政治能力关联生态保护红线坚守与发展动能培育。部分林区现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失衡、政策效能衰减等问题,根本在于政治能力与林区发展需求适配不足,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审视基层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可破解林区振兴困境,也能探索生态型乡村治理创新路径。

一、林区干部政治能力现状

(一)政治判断精准度

乡村振兴中,林区基层干部把握方向,政治判断是核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认知需清醒,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林区发展主要矛盾需认清,生态保护红线要守,产业转型机遇不能漏。林地开发项目,得看是否合生态功能区规划,能否顾长远生态效益与短期经济收益,判断偏差可能引发生态破坏或发展停滞,群众诉求的政治内涵要把握,合理利益诉求与短期功利倾向要区分,群众意愿应引向契合国家战略、林区长远发展的轨道。振兴方向不能偏离政治要求与民生需求的统一。

(二)政策领悟深刻性

林区基层干部领悟政策,得透过文本表象,抓住背后政治逻辑与生态导向,乡村振兴涉及的产业扶持、生态补偿等政策,不能只停留在条文解读,林区语境下,产业政策要含“生态优先”考量,生态补偿政策要显“绿色发展”导向[1]。上级政策需同林区资源特点、发展阶段深度结合,明白政策弹性空间与刚性约束的边界,生态旅游政策执行,得领会“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初衷,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更不能突破生态承载底线,政策条文背后,藏着对林区长远发展的考量,每一项规定都关联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平衡,忽视这点,执行就容易偏离方向,影响林区振兴的整体节奏。

(三)执行落地实效性

执行落地见实效,林区基层干部政治能力由此彰显,政治判断、政策领悟需化作振兴实绩,生态保护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变林区管护具体办法,建巡护常制,定分片责任区,推土壤改良、植被补种等生态修复技术,让政治要求落生态保护实处。产业发展上,产业振兴政策对接林区特色资源,育林下种植、林间养殖、生态康养等合绿色发展的产业,引加工龙头企业,搭线上线下产销平台,政策红利变群众增收实效,执行中动态调,依林区植被覆盖率变化、物种数量增减、市场供需波动等反馈优策略,结果合政治要求,解资源闲置、销路不畅等实际问题,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同提升。

二、政治能力作用实践路径

(一)生态保护中引领性

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保护—开发—回馈”生态闭环正在构建,保护环节,按林区生态功能区划,划核心保护区、缓冲开发区边界,定管控规则,建生态档案动态监测系统,实时追踪植被覆盖率、水质、空气质量等指标变化,为保护决策供数据支撑。开发环节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机制,把生态优势转发展动能,林业碳汇项目可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回馈环节将生态收益反哺生态建设,投林区生态修复、环保设施升级等,成生态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让生态保护成林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二)产业升级中统筹性

产业升级需统筹林区产业转型,平衡生态约束与经济效能,推动产业绿色化、高端化,依托林区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独特禀赋,规划“生态 + ”产业体系,发展生态种植养殖、林产品精深加工、森林康养旅游,不盲目跟风高污染、高消耗产业[2]。产业布局结合不同林区生态承载能力,差异化定发展重点,生态脆弱区侧重低干扰的林下药材种植、野生菌培育,生态稳定区适度发展森林步道体验、林间民宿等生态旅游,兼顾技术创新与传统技艺传承,引入生物萃取、环保包装等生产技术提升林产品附加值,依托木雕技艺、民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实现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多重协同。

(三)民生保障中协调性

民生保障要协调,林区公共服务供给得顾公平与效率,生态保护成果与发展红利要让全体群众共享,盯着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薄弱处,结合林区居住分散、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特点,统筹摆公共服务设施,建覆盖周边村落的区域性中心学校、定期巡诊的流动医疗站、邻里互助的养老点,拉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3]。利益协调上,建生态保护补偿与民生改善联动机制,生态护林员岗位设置向困难家庭倾斜、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按贡献度调整,都要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联系,生态保护者该得合理回报。处理发展里的利益冲突,林地流转中承包权与经营权权属纠纷、项目建设中征地范围与补偿标准争议都算,搭村民议事会等协商平台、补乡规民约调解机制,矛盾在基层化解,聚共建共享发展共识,林区群众在乡村振兴里多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打牢群众基础。

结语

林区乡村振兴有其独特性,基层干部政治能力是统筹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键,政治判断保障方向,政策领悟确保执行不偏,执行落地实现成果转化。生态保护要引领,产业升级需统筹,民生保障重协调,这些是政治能力在实践中的具体呈现,强化这些能力,能破解林区发展矛盾,为基层干部建设提供路径,推动林区乡村振兴在生态与经济协同中提质,达成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赵军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白龙江林区林业技术推广对策 [J]. 南方农业 ,2024,18(20):200-202.

[2] 许开峰 . 关于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西南村村企共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与思考 [J]. 农场经济管理 ,2023,(12):14-17.

[3] 魏俊芳 . 乡村振兴战略下国有林区家庭可持续生计研究 [J]. 价值工程 ,2022,41(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