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温针火针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包春艳 海湖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精神卫生中心 137400

一、引言

康复治疗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疗法的重新认识和研究,温针和火针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因其独特的治疗机制和显著的临床效果,逐渐受到康复医学领域的关注。温针和火针通过温热刺激和针刺作用,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本文将对温针和火针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并探讨其在康复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二、温针与火针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一)温针

温针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在针柄上放置艾绒并点燃,利用艾草的温热刺激和药效作用于针刺穴位,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温针的操作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常规针刺,然后在针柄上放置艾绒并点燃,持续施灸 15 - 30 分钟,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艾灸时间和温度 [1]。温针的温热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

(二)火针

火针是将特制的针具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穴位或病变部位。其火力和温热刺激可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温阳行气、通经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火针的操作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穴位,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深度一般为 0.5 - 1.5 厘米,根据病变部位调整针刺深度。针刺后可立即出针,也可留针 3 - 5 分钟 [2]。火针的高温刺激可以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 [3]。

三、温针火针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一)膝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近年来,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 100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火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结果显示,火针治疗组的疼痛评分(VAS)显著降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显著提高,且治疗后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如 IL - 1β、MMP - 3)水平显著降低。另一项研究显示,火针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4]。火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1)温热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2)调节炎症介质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3)促进软骨修复和再生。

(二)中风后偏瘫

中风后偏瘫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火针结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一项临床研究纳入了 120 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结合康复训练组和单纯康复训练组。结果显示,火针结合康复训练组的肢体功能改善率显著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且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提高。火针通过温热刺激,促进神经网络重组,增强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改善肢体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1)温热刺激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3)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肌肉力量。

(三)颞下颌关节紊乱

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咀嚼功能障碍等。温针联合康复训练对 TMD 有显著疗效。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纳入了 15 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温针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 TMD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温针通过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1)温热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2)调节炎症介质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3)缓

解咀嚼肌的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

四、温针火针的作用机制

(一)温经散寒

温针和火针的温热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研究表明,温针和火针治疗后,局部组织的血流量显著增加。温热刺激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动,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从而缓解寒湿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二)通经活络

针刺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改善肢体功能。研究发现,温针和火针可以显著降低肌肉的张力,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针刺作用可以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肢体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1)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2)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3)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三)抗炎镇痛

温针和火针可以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研究发现,温针和火针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如IL - 1β、TNF - α)水平显著降低。温热刺激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1)调节炎症介质的表达;(2)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3)促进炎症吸收。

五、温针火针的优势与局限性

(一)优势

疗效显著:温针和火针在治疗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尤其在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方面效果突出。例如,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火针可以显著降低疼痛评分,提高关节功能。

安全性高:温针和火针的不良反应较少,操作相对安全。研究显示,温针和火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5%,且多为轻微的局部皮肤反应。

操作简便:温针和火针的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经过短期培训,临床医生即可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二)局限性

疼痛感:部分患者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感到疼痛,尤其是火针治疗。研究显示,约 20% 的患者在火针治疗过程中会感到明显的疼痛。

适用范围有限:温针和火针主要适用于寒湿型、气虚血瘀型疾病,对于其他类型疾病的疗效可能有限。

技术要求高:温针和火针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经验,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较高。例如,火针的针刺深度和温度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病变部位进行调整。

六、结论

温针和火针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们通过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抗炎镇痛等作用机制,为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然而,温针和火针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为康复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卢得健 , 王谦 , 梅世伟 . 火针和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对比研究 [J]. 新中医 , 2011, 43(10):3.DOI:CNKI:SUN:REND.0.2011-10-048.

[2] 谭倩婷. 火针疗法的古代文献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 梁丽珠 .”以热引热”法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举隅 [J]. 河北中医 ,2015, 000(004):587-588.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4.040.

[4] 卢得健 , 杨丽艳 , 梅世伟 . 火针和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对比研究[C]// 广东省针灸学会学术研讨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