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王利军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环境卫生事业服务中心 017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市政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愈加广泛。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施工工艺相对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市政道路建设中。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始终是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要素,探讨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研究和实践,旨在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确保市政工程的安全与耐久性。
关键词: 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施工管理
一、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结构,广泛应用于城市主干道、环道、高速公路等各类路面工程中。由于其优异的抗压强度、较好的耐久性以及施工便捷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被广泛推崇。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施工工艺、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导致路面使用性能大打折扣。因此,深入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优化施工工艺和控制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1 沥青混凝土的材料选择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与所使用的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沥青和骨料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强度、耐磨性及抗老化性能。沥青的选择要考虑其粘结性、温度稳定性和抗车辙性等指标,而骨料的粒径、形状、质量控制则对路面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材料的选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标准化管理。
2.2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核心环节。合理的配合比能够确保混合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满足路面性能要求。配合比设计通常需要根据路面所处的环境条件、交通荷载以及工程的具体需求来调整。设计时应考虑骨料的级配、沥青的比例以及温度条件,避免沥青混凝土因配合比不当导致的强度不足或施工难度加大。
2.3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与压实工艺
沥青混凝土摊铺与压实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摊铺作业需要采用高效的摊铺机进行作业,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均匀,摊铺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压实作业则需要精确控制滚压次数和压实密度,以达到最佳的密实度和稳定性。温度控制也是摊铺与压实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沥青混凝土在施工时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施工效果。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3.1 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控制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路面最终的耐久性、强度和使用寿命。沥青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包括沥青、骨料和矿粉等,其中沥青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决定了路面的耐高温性、抗老化性和粘结力。举例来说,在某些高温或湿热地区,选择抗老化性能强的改性沥青可以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而骨料的粒径、形状和级配对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车辙性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项目中,若骨料粒径不符合标准,可能会导致沥青混凝土在高交通荷载下出现车辙问题,严重时可能出现路面凹陷。为保证材料质量,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进行严格的材料检测,并选择优质材料,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2 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涉及现场的精细化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工艺的严格控制。首先,施工现场的管理至关重要,施工单位需要配置足够的质量监督人员,确保各个工序的质量可控。例如,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时,摊铺机应根据路面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摊铺厚度,以确保路面平整度。在工艺控制方面,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摊铺完成后,及时进行压实作业,确保压实度达到标准。如果压实不足,路面容易出现沉降,甚至出现裂缝或剥离现象。人员培训则不可忽视,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以某市政项目为例,由于施工人员未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导致摊铺厚度不均,最终造成了路面的波浪形变。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掌握标准化施工流程。
3.3 温度与环境条件控制
温度和环境条件的控制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路面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效果。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施工温度通常为150-170℃,过低的温度会使沥青变得太硬,难以与骨料充分混合,从而影响密实度;而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沥青挥发过多,影响其粘结性。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状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例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施工,以避免过高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强风、降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如果沥青混凝土在摊铺后没有及时压实或覆盖保护,强风或雨水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脱落、起泡等问题。因此,施工单位要有完善的环境应急预案,确保施工环境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没有负面影响。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4.1 常见问题分析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裂缝、车辙、剥离、波浪、坑洼等。这些问题通常由施工不当、材料选择不当或气候条件不适宜等因素引起。例如,裂缝问题常见于因材料选择不当或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不严格而导致的沥青混凝土膨胀或收缩。车辙的出现则多因路面受到过大交通荷载或沥青质量较差,导致路面塑性流动。举例来说,某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沥青质量不达标,导致在高温季节交通荷载较重时,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车辙问题。波浪和坑洼现象一般与摊铺作业不均匀或压实不足有关。摊铺作业时,如果摊铺机设置不当,容易导致沥青混凝土厚度不均匀,进而造成路面的波浪形变和局部坑洼。因此,施工单位应对这些常见问题提前进行预防,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4.2 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常见问题,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措施。首先,为避免裂缝问题,必须严格控制沥青的配合比,并确保摊铺温度和施工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减少温度引起的膨胀和收缩现象。其次,车辙问题可以通过改性沥青的使用来解决,特别是在高温气候下,选择具有更高软化点和抗车辙性能的沥青,以提高路面的抗压强度和耐高温能力。此外,在摊铺与压实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压实度,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避免因压实不足导致的坑洼和波浪现象。以某市的市政道路为例,该市在施工中加强了摊铺机的精准度和温度控制,成功避免了车辙和波浪问题。最后,施工结束后,路面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以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五、结论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是确保市政道路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施工技术、提高材料质量管理、严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常见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升路面的耐久性与使用性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将不断完善,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徐宁.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23,49(10):178-180.
郝广跃.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21,(05):224-225.
艾维.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