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咳嗽的疗效分析

作者

黄维

武汉市东湖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咳嗽是呼吸科、中医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病、过敏性疾病等多种因素 [1]。现代医学针对咳嗽多采取抗感染、镇咳、祛痰或抑酸等对症治疗策略,但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伴随胃肠不适的咳嗽患者,常出现疗效不佳、症状反复的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历史悠久,《黄帝内经》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突破了“咳嗽专属肺系”的局限认知,强调咳嗽的发生与多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脾胃与肺的生理病理联系尤为紧密——脾为“生痰之源”,胃主降浊,若脾胃运化失常、寒热错杂、胃气上逆,则水湿内停成痰,痰浊循经上扰于肺,导致肺失宣降而发为咳嗽。此类咳嗽患者除咳嗽、咳痰主症外,多伴随胃脘痞满、反酸嗳气、纳差等胃气不和表现,辨证当属“寒热错杂、胃气不和”证,单纯从肺论治往往难以切中病机。半夏泻心汤源自《伤寒论》,核心功效为寒热平调、和胃降逆,原治寒热错杂痞证 [2]。近年临床发现其加减可针对“寒热错杂、胃气不和”型咳嗽,通过调脾胃绝痰源、降逆化痰止咳。本研究旨在分析该方治疗此类咳嗽的疗效,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1 月 -2024 年 12 月收治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 86 例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47 例,女 39 例;年龄 18-65 岁,平均( 41.2±10.2 )岁;病程7-30d,平均( 15.6±4.2 )d。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诊断标准,辨证属寒热错杂、脾胃不和证,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咳少量白黏痰或黄白相兼痰,伴胃脘痞满、纳差、反酸、口苦或口淡,舌淡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近 1 周未使用抗生素、镇咳药及抑酸药;患者知情同意并配合随访。排除标准:合并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器质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方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基础方剂组成:半夏 12g ,黄芩 9g ,干姜 9g ,人参 6g (党参 15g 替代),黄连 3g,大枣 6 枚,炙甘草 6g 。辨证加减:痰热偏重者,加桑白皮 12g 、瓜蒌15g ;寒痰明显者,加细辛 3g、白芥子 6g ;胃脘痞满甚者,加枳壳 10g 、厚朴9g ;反酸明显者,加乌贼骨 15g 、煅瓦楞子 15g ;咽喉干痒者,加桔梗 、牛蒡子 10g ;气虚明显者,加黄芪 15g 、白术 12go 。每日 1 剂,加水 500ml 煎煮至200ml ,分早晚 2 次温服,7d 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规律饮食,避免劳累。

1.3 观察指标

症状改善时间:记录咳嗽消失时间、咳痰缓解时间及咽喉不适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Δx±s )表示,组间对比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表示,组间对比用 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咳嗽消失时间:86 例患者平均为( 5.23±1.45 )天,其中治愈患者( 4.15±1.02 )天,显效患者( 6.08±1.21 )天。咳痰缓解时间:患者平均为( 4.86±1.32 )天(咳痰量减少 ⩾50% 且变稀薄),其中治愈患者( 3.92±0.95 )天,显效患者( 5.54±1.18 )天。咽喉不适改善时间:69 例伴咽喉不适患者平均为( 3.58±1.06 )天(不适感减轻 ⩾60% ),其中治愈患者( 3.01±0.82 )天,显效患者( 4.12±1.01 )天。

3 讨论

咳嗽的中医治疗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 [4]。对于寒热错杂、胃气不和型咳嗽,其病机核心在于脾胃寒热失调、气机不畅、痰浊上扰于肺本研究旨在分析该方治疗此类咳嗽的疗效,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5]。半夏泻心汤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为君药;黄芩、黄连清泻胃热,干姜温中散寒,三者共奏寒热平调之效;党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助脾胃运化,以绝生痰之源。诸药合用,标本兼顾,既能调和脾胃寒热、恢复胃气和降,又能减少痰浊生成、缓解肺系咳嗽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临床总有效率达 95.35% ,提示半夏泻心汤可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平衡寒热、化痰降逆,从而有效改善咳嗽及伴随的胃肠不适症状。在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随证加减,能进一步增强疗效,如加杏仁、桔梗宣肺止咳,加乌贼骨、海螵蛸制酸和胃等 [6]。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胃气不和型咳嗽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玖 , 周莉 , 刘刚 .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J]. 世界复合医学 ( 中英文 ),2024,10(11):74-77.

[2] 何锦雄 , 张凤敏 . 半夏泻心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胃黏膜炎性反应的影响分析 [J]. 内蒙古中医药 ,2022,41(11):4-6.

[3] 张文培 .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 ,2021,35(07):155-156.

[4] 刘玉清 , 王慧新 , 黄成 , 等 . 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慢性咳嗽疗效的 Meta分析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21(18):1-3+10.

[5] 张宝芳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临床症状及疗效影响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18(65):148-149.

[6] 蔡灵芝 . 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心电图杂志 ( 电子版 ),2023,7(0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