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对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包艳霞
牙克石市人民医院 022150
引言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服务群体,在认知、表达及情绪反应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性,决定了儿科护理在沟通方式与技巧上需区别于成人护理。治疗依从性作为衡量患儿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建议接受程度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与康复速度。现实临床中,由于沟通不畅导致治疗中断、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的事件频发,已引起护理领域广泛关注。本文以护患沟通为切入点,探讨其在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中的关键作用,旨在为儿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一、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护患沟通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手段,更是建立信任、缓解焦虑、促进合作的重要路径。尤其在儿科护理中,由于患儿认知能力有限,沟通的实质往往是医护人员与监护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绪支持过程,同时也需借助非语言方式与患儿进行情感联结。从理论层面看,护患沟通可视为人际互动理论与行为改变理论的综合应用,通过有效沟通增强健康信念与行为意愿,从而提升依从性。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知识的讲解、治疗计划的说明、日常护理建议的传达及心理疏导。在儿科场景中,良好的沟通可缓解患儿恐惧心理,提高配合度,促进医护关系和谐,从而间接改善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二、儿科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患儿治疗依从性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不仅包括患儿自身的认知水平与情绪反应,还涉及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医疗环境氛围等外部条件。首先,患儿年龄越小,对治疗程序的理解越弱,情绪反应越不稳定,依从性越易受到干扰。其次,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心理接受能力直接影响其对治疗建议的态度,从而影响患儿的行为表现。第三,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优劣决定了医患之间是否能建立信任关系,有效沟通可减少家属的焦虑感与疑虑,提高其参与治疗的主动性。此外,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等待时间、就医便利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依从行为的形成。因此,提升治疗依从性需从多维度入手,其中优化护患沟通是最具可操作性和实际效益的干预手段。
三、当前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护理领域普遍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障碍。首先,部分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沟通培训,沟通方式生硬、用语专业性过强,导致信息难以准确传递。其次,医护工作节奏紧张,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深入沟通的机会。再次,一些护士在情绪调节与压力管理方面能力不足,易将负面情绪带入沟通过程,影响交流质量。此外,沟通内容的单一性与机械性问题也较为突出,忽视了对患儿心理状态的关注与回应,使得沟通缺乏人文关怀色彩,降低了患儿对护理行为的接受度。这些问题共同削弱了护患之间的互动质量,不利于形成积极的合作氛围,最终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建立与维持。
四、提升护患沟通质量的策略与路径探讨
为有效改善儿科护理中的沟通问题,应从组织制度、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等多个层面协同推进。首先,在制度层面,医院应建立沟通质量评价机制,将护患沟通能力纳入护理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护士提升人际交流素养。其次,在人员培养方面,应设立专门的沟通技巧培训课程,内容涵盖语言表达、情绪识别、非语言交际等模块,提升护士的综合沟通能力。第三,在工作安排上,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确保每位患儿获得足够的关注时间,使沟通具有深度与温度。此外,还可引入多媒体互动平台或儿童友好型宣传材料,辅助沟通过程,降低信息传递误差。最关键的是要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将尊重与理解贯穿于护理全过程,真正实现从技术护理向情感护理的转变。通过上述多维度策略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护患沟通的质量,增强患儿及家属对治疗的信任与配合,从根本上改善治疗依从性。
五、护患沟通对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实证意义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护患沟通显著提升患儿对护理行为的接受度,促进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家属能够准确理解医嘱内容并合理安排日常护理任务,避免因信息模糊而产生的误解与抵触情绪。与此同时,护士在沟通过程中可及时发现患儿的不良情绪与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增强个性化服务水平。有效沟通还可增强医护团队与患儿家庭之间的信任关系,减少矛盾与冲突的发生,为治疗营造良好的心理与社会支持环境。在实际护理操作中,那些善于倾听、尊重差异、用语亲切的护理人员更容易获得患儿的亲近与配合,其所负责的治疗项目完成率与满意度也普遍较高。因此,将沟通能力作为儿科护士的核心素质加以培养与考评,是提高治疗依从性的重要保障。
结论
护患沟通作为儿科护理中的关键环节,对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通过科学设计沟通策略、完善沟通体系、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案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增强治疗的连续性与有效性。本文从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等角度系统阐述了护患沟通对依从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沟通质量提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未来研究可继续探索情感智能、沟通风格及文化差异等变量对儿科护理沟通效果的调节机制,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智能化沟通辅助系统,以实现更加精准、温暖和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媛, 李婷. 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 2022(10):1234-1238.
[2] 张丽 , 周青 . 护理沟通能力对提升儿童依从性的重要作用分析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21(15):1179-1182.
[3] 王梅 , 高爽 . 儿科护理中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探析 [J]. 中国现代医生 , 2023(04):112-115.
作者简介:包艳霞,女,1976 年12 月生,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籍贯),本科学历,职称: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