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机电桥架安装施工技术

作者

李鑫 陶文荣 丛超 任俊豪 艾吉祥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引言

随着现代建筑向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机电系统的复杂度不断提升,电气线路、通信线缆、给排水及消防管线的数量大幅增加。桥架作为机电管线的重要承载与保护载体,能够实现管线的集约化布置,降低管线交叉干扰风险,同时便于后期维护检修。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受设计方案合理性、施工技术规范性及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桥架安装常出现支架不稳、拼接缝隙过大、接地不良等问题,不仅影响机电系统功能发挥,还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深入研究建筑机电桥架安装施工技术,明确各环节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标准,对保障建筑机电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桥架类型划分

其一,钢制桥架,包括槽式、托盘式与梯式三种结构,具有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的优势,适用于动力电缆、高压线路等重载场景,但需做好防腐处理;其二,铝合金桥架,重量轻、耐腐蚀性能优异,且外观美观,多用于潮湿环境或对重量敏感的建筑(如高层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三,玻璃钢桥架,具备耐酸碱、绝缘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化工车间、实验室等腐蚀性较强的场所。不同类型桥架的适用场景存在显著差异,需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合理选型。

2 机电桥架安装施工技术

2.1 深化设计与现场测量定位

机电桥架施工图深化设计需基于建筑结构图纸与机电系统整体布局,对桥架的走向、规格、连接方式等进行精细化规划。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模拟桥架布置,提前发现并解决与其他专业管线的空间冲突问题,优化桥架路径,减少材料浪费与施工难度。同时,深化设计应充分考虑桥架的荷载要求、防火及防腐性能,确保设计方案既满足功能需求,又符合相关规范标准,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在进行现场测量定位时,测量人员需依据深化设计图纸,利用专业测量工具,如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对桥架安装位置进行精确放样。在测量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建筑结构的偏差、墙面平整度等因素,及时调整测量数据,确保桥架定位准确。此外,现场测量定位还需做好标记与记录。

2.2 桥架预埋直通预制加工

⑴预制构架的加工应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加工厂家。⑵预制构件加工过程中应对材料进行严格把控,材料必须符合桥架相关要求并与桥架材质一致。⑶预制构件加工前应对加工厂进行详细的交底,充分理解深化意图,同时应提供详细的构件加工图纸和构件性能要求。⑷预制构件加工外形尺寸加工误差不应大于 ±2mm ,开孔直径及偏差不应大于 ± 1mm 。⑸预制构架加工完成后应进行防火、防锈处理。⑹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应该按照合同、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加工符合规范设计要求的桥架预埋直通,并按合同要求的进度进行交付。

2.3 实现管线合理排布

据了解:BIM 技术除了能实现优化设计、碰撞检查外,还可提升管线排布合理性,通常与传统二维排布方式比较,融合 BIM 技术后获取的管线排布结果,可增加 20% 的准确度,深化设计时间也能缩减 10% ,整体施工效率可上调 15% 左右,尤其对于管线分布环境复杂、涉及的机电设备数量较多的高层建筑工程。经由该技术可从 BIM 软件界面,直观了解管线排布路径,之后结合上述提到的碰撞检查结果,观察按照该方式布设管线时,是否影响机电系统后续运行状态。另外,也可使用 CUP 主频 2.5GHz 以上且显示器 17 英寸 BIM 技术软件,绘制管线分布图,从软件显示的图纸信息中确定按照预定施工方案埋设管线时,其墙内嵌入深度是否符合 20mm~30mm 的标准,其墙内暗埋管线是否有重叠风险,开槽宽度与深度是否比管径多 60mm 、 30mm ,甚至能从图纸中知晓 10cm 宽度以上管线暗埋时,是否有挂网粉刷的必要性。并且应用热熔连接技术时,也能通过软件直观了解不同管径下热熔时间及熔接深度等参数达标率,如 20mm 对应 14mm 与 5s ; 25mm 对应 16mm 与 7s ,以此借助BIM 技术提高管线分布合理性。

2.4 桥架预埋直通定位安装

⑴技术交底:利用可视化技术,由技术负责人对作业班组进行可视化交底,明确桥架预埋直通使用位置和操作要点,并形成技术交底记录。⑵内部支撑:根据预埋直通尺寸大小制作两节木方做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预埋直通的两个相对的板体内壁密贴,支撑杆在桥架预埋直通用作内衬撑住板体,可防止在浇筑时桥架预埋直通变形。⑶用填充物填堵桥架连接片螺栓孔,并在桥架预埋直通的两端粘贴胶布密封。采用这种方法,可避免混凝土灌入至桥架连接片螺栓孔内,便于后期螺栓连接确保连接精度和连接效率。密封完成后,将预埋直通桥架连接片向内弯折,以免再后续施工中受到损伤。预埋直通桥架连接片弯折应一次到位,不得反复弯折,确保不影响连接片机械强度。⑷用黄胶带将桥架预埋直通上口进行密封,避免混凝土进入内部。⑸定位安装: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平面布置图和软件施工模拟,确定预埋直通位置尺寸。应选取不少于三处墙体(柱或梁)为参考点确定空间位置,弹线定位然后将预埋直通就位,在预埋直通加固定位板上用钻尾螺丝进行固定,确保位置准确,并检查预埋直通是否固定牢固。

2.5 接地处理

桥架接地是保障电气安全的关键,需满足以下要求:钢制桥架应采用镀锌扁钢(截面积不小于 40mm×4mm )作为接地线,沿桥架全长敷设,且每段桥架之间需用接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Ω ;铝合金桥架可利用自身

作为接地线,但需确保各段桥架电气连通,连接处需去除氧化层并涂抹导电膏;桥架与接地干线连接应采用螺栓压接,避免焊接(防止焊接高温损坏桥架防腐层)。此外,在强电桥架与弱电桥架交叉处,需增设接地跨接线,减少电磁干扰。

3 建筑机电桥架安装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需重点监控三个环节:一是尺寸偏差控制,定期复核桥架标高、中心线位置,避免因支架安装偏差导致桥架整体移位;二是防腐处理,钢制桥架在拼接完成后,需对连接点、切割处补刷防腐涂料,涂层厚度不小于 80μm ,防止锈蚀;三是防火封堵,桥架穿越防火墙、楼板处,采用防火岩棉与防火涂料进行封堵,封堵密实度应达到“无缝隙”标准,避免火灾时火焰与烟气蔓延。

结语

建筑机电桥架安装施工技术涉及多环节协同,从前期材料选型、技术准备,到中期测量放线、支架安装与桥架拼接,再到后期质量控制与问题整改,每个环节均需严格遵循规范要求。通过精准的测量放线保障位置精准,通过稳固的支架安装确保承载安全,通过规范的拼接与接地处理提升系统稳定性,可有效避免施工隐患,保障机电系统长期可靠运行。未来,随着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化发展,桥架安装技术将向模块化、预制化方向升级,如采用工厂预制桥架单元、现场组装的模式,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因此,施工人员需持续学习新技术、新规范,不断优化施工工艺,为建筑机电工程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郑云德 . 电缆桥架施工安装注意事项[J]. 建筑电气,2024,43(1):55-59.

[2] 庞月琴. 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质量及技术的控制与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4(5):25-27.

[3] 肖清文 . 加强型电缆桥架安装施工技术应用 [J]. 建设科技 ,2016(1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