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吸引力与实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李昆英
中共唐山市丰润区委组织部干部信息管理中心 064000
一、引言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的质量和效果。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对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互动性不足等问题,导致教育吸引力与实效性不强,难以满足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需求。因此,如何提升基层干部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新时代基层干部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教育内容与基层实际脱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党执政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结合当前基层干部思政教育活动仍旧以理论宣讲为主,缺乏对基层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路径的探讨。教育内容与基层干部的工作实际、生活需求结合不紧密,导致干部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高。例如,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基层工作中,干部更关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而思政教育往往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缺乏具体案例和实践指导。
(二)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教育形式的单一化也是基层干部思政教育的重点问题之一。由于思政教育多采用集中授课、会议传达等传统形式,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感。教育过程中,干部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激发其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层干部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传统教育形式已难以满足其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三)教育机制不完善,缺乏持续性
教育机制也是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由于基层干部思政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长效机制,教育活动往往具有临时性和应急性特点。教育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导致教育效果难以持续。同时,教育考核机制不健全,对干部的学习成果缺乏有效评估和反馈,难以形成“学习 - 实践- 反馈- 改进”的良性循环。
(四)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教育质量
基层干部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多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或兼职教师,其专业背景、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育者缺乏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导致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单一,难以吸引干部的注意力。此外,教育者与干部之间的互动不足,缺乏情感共鸣和思想碰撞,进一步削弱了教育效果。
三、提升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吸引力与实效性的策略
(一)内容创新:贴近基层实际,增强教育针对性
1. 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丰富教育内容
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应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例如,在乡村振兴主题教育中,可以引入成功案例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在社区治理主题教育中,可以组织干部深入社区调研,了解居民需求,提出创新治理方案。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指导,增强干部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2. 融入时代元素,提升教育时代性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应融入时代元素,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例如,可以结合数字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引导干部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同时,可以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方法优化: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互动性
1. 采用多元化教育形式,激发干部学习兴趣
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应突破传统授课模式,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元化教育形式。例如,可以组织干部围绕基层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其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干部模拟政策执行过程,增强其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
2.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育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渠道。例如,可以开发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推送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同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提升干部的学习体验。
(三)机制完善:构建长效机制,增强教育持续性
1. 建立系统性教育规划,确保教育连贯性
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应建立系统性的教育规划,明确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例如,可以制定年度教育计划,将思政教育纳入干部培训体系,确保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可以根据干部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阶段,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完善考核机制,强化教育反馈
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应完善考核机制,对干部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估和反馈。例如,可以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干部的学习情况、实践成果和反馈意见;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干部对教育内容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通过考核机制,形成“学习 - 实践 - 反馈 - 改进”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四)教育者能力提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
1. 选拔优秀教育者,提升专业素养
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应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理论水平和良好教学能力的优秀教育者。例如,可以邀请高校专家、基层治理能手等担任兼职教师,为干部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同时,应加强对教育者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加强教育者与干部的互动,增强情感共鸣
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应加强教育者与干部之间的互动,建立情感共鸣和思想碰撞的机制。例如,可以通过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让教育者与干部面对面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工作需求;可以通过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增强教育者与干部之间的信任和合作。通过互动,提升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四、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基层干部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通过内容创新、方法优化、机制完善和教育者能力提升等策略,可以构建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基层干部思政教育体系。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思政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基层治理需求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培养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彬. 新形势下完善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 新一代(理论版),2019(07):256-256
[2] 郭黎明 . 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分析 .[J]. 中外交流 ,2019(38):109-109
[3] 汤琼 . 新形势下完善基层干部思政教育工作的分析 .[J]. 赤子 ,2024(3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