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
孟慧峰
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010010
引言: 产教融合和双元育人模式是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改革方向,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融合和双元育人模式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能够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一、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与动态 国家出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指出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强调了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国内职业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一些职教同仁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产教融合和双元育人模式进行了探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国外的职业教育比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早,社会认同度更高,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产教融合的典范,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的同时,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育人责任;英国有“学徒制”模式,注重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日本实行“产学合作”模式,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则强调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三)研究不足与挑战 近年来,国内中等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仍面临企业参与度不足、实习实训质量不高、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同时存在产教融合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尤其在“双元育人”机制方面,研究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拓展等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模式的探究(一)、中职、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相对于高职、技能型或应用型本科来说,夯实基础是中职教育的根本,所以,中职和高职在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方面虽然指导思想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上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
1 共同点 培养目标一致:中职和高职都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企业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基础相同:两者都需要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等,以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锻炼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2 不同点 中职的人才培养层次,侧重基础技能培养:中职教育主要面向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因此侧重于基础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在课程设置中, 课程设置以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主,采用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多个模块,便于学生逐步掌握技能。中职学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实践教学,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二)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方略
1、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组织架构:学校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办公室,同时,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和企业高层共同组成,制定总体规划和重大决策。建立校企合作项目评估与考核制度,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合作策略和内容。
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岗位调研:校企共同组织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对相关岗位进行调研,了解工作任务、技能要求、职业素养等,确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实现标准对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提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师资力量,共同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培养: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计划,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人才。实现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教学与生产一体化。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动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企业人员兼职任教:聘请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开展教师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邀请企业专家和行业精英为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教学竞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5、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教材开发:校企共同组建教材编写团队,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案例和工作经验,编写校本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活页式教材。教材内容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6、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参与评价: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学生的考核评价,将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要求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实践操作、项目完成情况等纳入过程性评价指标。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效果等进行独立评价。及时了解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职学校应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和专业特点积极探寻适宜的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夯实职业教育基础,为国家培养更多综合素养高的劳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文号】教职成〔2008〕1 号
[2]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2022 年 12 月
【3】 王昆,孙儒平. 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元”育人模式的创新 [J]. 开封大学学报,2021(9): 35 -3
【4】 张庆发 .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