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应用文教学的STEAM 整合策略研究

作者

张建玲

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二中学  050222

引言

应用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能力。然而现实中,其教学常陷入格式僵化、内容空洞的困境,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核心素养目标存在明显脱节。STEAM 教育强调跨学科融合与真实问题解决,其理念恰能为应用文教学注入活力。本研究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思维与方法,有机融入应用文教学过程,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教学范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质性发展。

一、核心素养与STEAM 理念的内在契合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理解四个维度,这些素养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语文知识,更要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STEAM 教育则强调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的跨学科融合,注重通过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本质上看,二者都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与 STEAM 教育的科学探究思维相呼应;审美鉴赏与创造与STEAM 中的艺术表达相通;文化传承与理解则需要像STEAM 项目那样整合多学科视角。应用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实际应用性恰好为这种跨学科整合提供了理想载体。这种契合表现为:当学生撰写科技类应用文时,需要理解科学概念;设计工程方案时,要运用系统思维;制作宣传材料时,要考虑艺术表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应用文格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STEAM 整合破解应用文教学困境的路径

当前高中语文应用文教学常显乏力,症结在于写作任务脱离真实场景,学生缺乏互动参与,思维训练流于浅表。STEAM 教育所倡导的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导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一)创设真实驱动情境,搭建写作实践平台

要改变学生面对应用文题目时“无话可说”或“套话连篇”的状态,关键在于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教师需要围绕学生身边可感知、可参与的鲜活事件来设计任务。例如,学校筹备“科技节”时,可让学生撰写活动策划方案或面向全校的环保倡议书。策划方案需要明确活动流程(技术规划)、预算估算(数学应用)、场地布置(空间设计/ 艺术美感);倡议书则需阐述环保问题的科学依据(科学)、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建议(工程思维),并运用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视觉元素(艺术表达)进行宣传。这样的任务,让学生感觉到不是在代笔或应付作业,而是在为解决一个真实的、与自身相关的校园事务贡献智慧和力量,写作的目的性和实用性自然增强。写作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服务于具体目标的工具,这正是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在真实情境中的体现。

(二)构建学科联动网络,拓展写作思维广度

传统应用文教学往往囿于语文学科内部,强调格式规范和语言技巧,容易忽略应用文在实际运用中常需综合多学科知识的现实。STEAM 整合的核心优势就在于打破这种学科壁垒。设想一个任务:撰写一份“关于本地某处古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要写好这份报告,仅仅依靠语文的叙述和说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查阅地方志、访谈老人,了解该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历史学科);需要实地观察或查阅资料,理解其建筑结构特点、材料工艺和面临的物理损毁问题,这涉及到力学、材料学等知识(工程、数学);在论述其保护价值时,需要从美学角度分析其建筑艺术特色(艺术),并从社会学角度阐述其社区意义(文化理解)。再比如,撰写一份物理或化学“实验数据分析说明”,则要求学生清晰地阐述实验原理(科学思维),准确地处理、呈现和解读实验数据(数学、技术应用),并用严谨、条理的语言进行描述(语文)。这种联动不是生硬的拼凑,而是根据写作任务的内在需求,自然地调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共同服务于清晰、准确、有说服力的表达目标,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知识整合与思维提升

(三)设计探究式任务链,深化写作过程体验

将应用文写作嵌入一个更宏大的、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项目任务链中,是STEAM 理念落地的有效方式。整个学习过程可以模拟一个微型的STEAM 项目。

以“为校园 / 社区设计并推广一款简易环保产品(如分类垃圾桶改良方案、雨水收集装置模型)”为例。这个项目链条可能包括:调研校园或社区的垃圾处理现状或水资源利用问题,分析成因(科学探究);基于调研结果,构思产品功能、设计结构草图或模型(工程设计);估算材料成本、评估潜在效益(数学计算);撰写产品说明书,清晰介绍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应用文写作 / 语文);设计吸引人的宣传海报或短视频脚本,撰写推广文案(应用文写作 / 语文、艺术表达);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推广材料或在班级 / 学校进行展示推广(技术应用)。在这个链条中,说明书、推广文案等应用文写作,不再是孤立的作业,而是整个项目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沟通载体。学生为了完成最终的项目目标,必须主动进行信息搜集、分析、设计、计算、表达和协作,应用文写作成为他们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思维深度和实践能力在完成整个任务链的过程中得到了综合锻炼。

三、实践价值与教师角色重塑

STEAM 整合策略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应用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吸引力”。学生在复杂、有意义的情境中写作,不仅掌握了文体规范,更锻炼了信息整合、逻辑推理、创意表达和协作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设计者与协作者。语文教师需主动了解其他学科知识脉络,积极联合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备课、设计任务、实施评价,构建跨学科教学共同体。教师自身的课程整合设计与跨学科协作能力,成为策略落地的关键保障。

结语

将 STEAM 理念融入核心素养导向的应用文教学,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或学科拼凑,其核心在于以真实问题解决为引擎,驱动多学科知识在语文实践中的深度交融与创造性应用。这一策略有效扭转了应用文教学的功利化倾向,使写作回归服务生活、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本源,为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科学理性思维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教学实践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海思 . 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的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研究[D]. 闽南师范大学 ,2024.

[2] 林惠 . STEAM 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z1):64-66.

[3] 郑高容 . 实施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J].科学咨询 ,2025(2):106-109.

本文系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4 年度课题 课题名称 : STEAM 教育理念视域下高中语文应用文与其它学科联动学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 :“双名工程”专项课题 课题编号 :Z202405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