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教考衔接的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作者

郑华金

广东省遂溪县第一中学 524300

引言:高中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索文言文教考衔接方法的过程中,可通过了解困境,突破困境,让文言文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让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可根据考试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和理解以及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教学评价和考试评价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对教学过程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发现的这个问题进行有效优化,为教学评价提供更全面和客观的依据,完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高中语文教师可在新课标背景下落实有效文言文教考衔接方法,达成既定的教学优化目标。

1.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考衔接的实践困境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考衔接实践困境主要体现于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的差异、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的不匹配等。详细而论,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的差异方面,新课标比较强调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等。实际考试中,部分地区语文文言文教学仍较为侧重对文言字词和句式等基础知识的考核,对学生综合能力考察并不全面。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教考衔接的效果。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不匹配方面。教学中文言文选材丰富多样,比较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整体感知和文化内涵挖掘。考试内容中,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部分篇目,题型固定。该问题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式和应试化的讲解,进而,忽视了对其他经典文言文作品的拓展教学,导致学生阅读面变得越来越窄,很难真正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限制学生语文水平提升,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无法有效衔接。教学方法与考试要求的特技方面,新课标背景比较倡导自主和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进行质疑学习,进行讨论学习,以便于让学生得到充分学习锻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进度的影响,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新课标背景下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与考试要求脱节,导致学生在面对考试时很难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答题,并不能适应考试的变化 [1]。

2.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考衔接方法

2.1 统一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考衔接方法探索的过程中,可通过深入研读新课标,明确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新、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让考试命题者依据新课标制定考试目标,确保考试内容和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具体实践中,考试命题者可在考试中增加对文言文作品文化内涵理解和思维品质考察的题目,教师可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实现教学和考试目标的统一 [2]。以《阿房宫赋》为例,教师要明确共同指向,让教学和考试都要围绕文言文基础素养。例如,针对《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等重点实词、虚词,针对文中特殊句式如“戍卒叫,函谷举”等。教学时,教师要详细讲解,考试时,教师要考查理解运用,确保学生掌握文言基础。另外,教师要以素养为核心,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都注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鉴赏能力。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阿房宫赋》铺排夸张的写作手法、借古讽今的意义。考试中注重设置赏析类和主旨理解类题目,让学生结合文本作答,使教学和考试都服务于素养提升。

2.2 整合教学内容和考试的内容

教师为确保高中文言文教考衔接效果,可在教学内容优化中,让教学内容涵盖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并适当拓展经典文言文作品,以便于扩大学生阅读面。教师也可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考试趋势,有针对性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和难度适中的课外文言文,丰富教学内容。考试内容设定中,相关工作者可通过合理选取教材内外的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整合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具体实践中,以文言文阅读题为例,教师可通过选择一篇教材内的文言文和一篇课外文言文设置相关联的题目,让教学和考试内容得到良好衔接。以《师说》为例,教师教学时可梳理“师、传、道”等实词和“之、其、而”等虚词,注重讲解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归纳后,带领学生对比练习,让学生熟悉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如让学生熟悉“古之学者必有师”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师”字的不同含义。另外,教师带领学生疏通《师说》文意时,可选择重点句子让学生尝试翻译,如让学生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着重强调翻译技巧,日常练习中,选取考试真题中的文言文句子,提升学生翻译能力 [3]。

结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好教考衔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发展学生能力。高中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考衔接探索的过程中。可结合新课标背景的教学要求,结合高中文言文教考衔接的困境,统一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让高中文言文教学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要求,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琛雁 . 让高中文言文教学从”刻意”走向”随意”[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3(33):27-29.

[2] 童敦彬 , 林朝顺 . 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的课题化教学实施路径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3(36):18-20.

[3] 李静 . 核心素养背景下部编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 [J]. 当代教研论丛 ,2023,9(9):57-60.

* 本文系课题项目“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教考衔接教学策略研究”( 编号 :GDSSXX2023009) 的中期汇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