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

赵子玥

肥东县未来之光幼教集团万和云锦园 231600

引言

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而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基本活动方式,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游戏活动不但为幼儿提供了模仿和互相交往的机会,而且使他们逐渐熟悉社会的规则,学会社会的良好行为方式等,但是有关于幼儿园游戏活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关系研究仍然需要更加系统,本文旨在探索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和特点,分析什么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以及深入研究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如何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希望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与特性

1.1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幼儿园游戏活动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游戏组织形式上来看,分为自由游戏和有组织的游戏。自由游戏是由幼儿自己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方式,具有自主性与创造性;有组织的游戏是由教师来制定游戏的目标、规则以及流程,更注重教育目标的实现。从游戏功能上来看,分为认知类游戏、运动类游戏、社会类游戏和艺术类游戏。认知类游戏主要是发展幼儿的智力,比如拼图、搭积木等;运动类游戏主要是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比如跑跳、攀爬等;社会类游戏主要是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艺术类游戏主要是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绘画、音乐游戏等。

1.2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核心特征

幼儿园游戏活动有着自主性,趣味性,社会性以及教育性等基本特点,自主性乃游戏之根本所在,幼儿在游戏里可任意挑选活动的内容以及形式,尽情施展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有趣味才是吸引幼儿投身游戏的主要要素,游戏往往营造着轻松欢快的气氛,借此诱发幼儿的兴趣以及积极性,社会性乃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一大属性,幼儿通过在游戏中同伙伴的互动交流,去了解社交规则,学会合作并懂得分享,进而逐步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性,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借助游戏达成教育目的。幼儿园游戏活动还有情境性和规则性,情境性指游戏常常模仿现实生活情景,“娃娃家”“超市”之类的,借此让幼儿明白社会角色及行为准则,规则性体现游戏要有一定规则约束,幼儿在游戏里学会遵守规则,养成责任感和自律习惯。

2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分析

2.1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定义及核心内涵探索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幼儿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同他人的互动,逐渐掌握社会准则,养成社会行为,培育社会情感和认知的过程,其关键内涵包含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这三个方面,社会认知就是幼儿对于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的认知状况,比如能分清楚“我”和“他人”,懂得别人的情绪和想法等等,社会情感关乎幼儿同他人互动时所产生的各种情感,诸如同情心,责任感,归属感之类的,这些情感是构建起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根基,社会行为则是幼儿在社会交往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包含合作,分享,助人,遵守规则之类的事情,这些行为直接关联到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幼儿社会性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受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2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要素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要素涵盖社会交往能力,规则意识,情感表达与调节能力,亲社会行为等部分,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同他人创建并维系联系的能力,它牵涉到语言交流,共同活动,共享,化解矛盾之类技能,规则意识体现为幼儿领悟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依循它的能力,比如排队等候,轮番玩耍,尊敬他人这些,情感表达与调节能力涉及幼儿识别,抒发及掌控自己情感的能力,能够用话语表现感受,驾驭冲动之类举动就是例子,亲社会行为包含幼儿所呈现的好处于他人的行为,帮忙,分给东西,安抚他人等表现均属于其范畴,这些都是社会性进步的显著指标。还要考虑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自我概念问题,这是指幼儿自身对于自己的认识,身份,才干,价值等方面,有着积极自我观念的人会变得更为有自信并且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等现象发生。

3 幼儿园游戏活动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机制

3.1 游戏活动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

游戏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自由游戏的时间,4 岁的小朋友乐乐和同伴们自发的玩起了 " 娃娃家 " 的游戏,乐乐主动选择了" 妈妈 " 的角色,邀请明明当 " 爸爸 ",婷婷当 " 宝宝 ",他们开始用玩具厨具做 " 饭 ",乐乐说:" 爸爸,你去超市买牛奶好不好? " 明明说:" 好,宝宝想吃什么口味的? " 他们用语言进行协商,分配各自的角色任务,体现了合作的能力。

在教师组织的“运球接力”游戏中,乐乐小组要一起完成任务,一开始队员们争抢皮球,乐乐说:“我们轮流运球,每人跑一次”,同伴们听了她的建议,游戏就顺利开展起来,皮球掉下来的时候,乐乐就去安慰着急的同伴:“不要紧,我们再来一次。这些游戏情景里,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去练习社交语言,学会轮流等待,协商妥协之类的交往技巧,慢慢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3.2 游戏活动对幼儿规则意识与情感发展的作用

游戏活动对幼儿规则意识和情感发展有影响,规则性游戏中幼儿要遵守游戏规则(轮流、计分、胜负),这有益于他们明白社会规则的意义,慢慢养成自律能力,比如在棋类游戏中,幼儿需依照规则行事,不然游戏没法开展,这种感受可以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从情感发展来看,游戏活动给幼儿给予了表现和调整情绪的安全场所,拿“娃娃家”游戏来说,幼儿通过扮演父母,孩子等角色,体会关爱,照顾等情感,这对他们的共情能力有益。

结语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帮助幼儿开展社会性发展的良好机会,借助各种类型的游戏,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规则意识以及情感管理能力,进而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日后可以进一步去探究不同游戏形式会给幼儿带来何种程度上的社会性影响并优化幼儿园开展的相关活动设计,使得游戏能够更全面地助力于幼儿社会性成长。

参考文献:

[1] 蔡明敏 . 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9):23.

[2] 潘文文 .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的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0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