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语境下图像艺术的表现
唐婧澜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22
一、人工智能与图像表述
1. 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是一门研究和设计智能体(即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的系统)的科学,其目标是让计算机系统能够完成传统上需要人类智能的任务,如感知、学习、推理、决策和自我调整等。它的核心是通过计算实现的智能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感知(如图像和语音识别)、推理(逻辑推导)、学习(如通过数据不断改进模型)、规划和动作(如机器人运动控制)。
2. 图像艺术表现类型
2.1 传统图像与数字化图像表现
传统图像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色彩、构图、纹理、明暗、透视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特定的技术和表现手法;此外,还应该考虑到画面中符号的象征意义和在美的形式表达层面。这些要素的组合决定了图像的视觉效果,构成了传统图像丰富多样的视觉语言。
人类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 , 艺术呈数字化的趋势发展。数字技术作为媒介介入图像表现的范畴以后;图形、文字、线条,任何的视觉元素都能成为数字图像的艺术内涵与特点,它的表达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画”,而是一种多元的“视觉图像”。[1]
2.2 人工智能介入图像艺术
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图像,带来了新的表现方式和美学特征,使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法和表达。人工智能通过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使得艺术创作可以更高效地自动化完成;例如,通过生成对抗网络(GAN),人工智能能够在学习大量艺术风格、色彩搭配和构图的基础上生成新的图像。这些图像不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而且能指挥出极为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不仅加速了创作过程,还能够生成大量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作品,拓宽了艺术家的选择范围。
二、人工智能语境下的艺术探索
1. 智能与艺术的结合:从工具到合作者
人工智能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它的能力强弱以及对人类依赖程度分成两类。一类作为辅助工具,依靠给定的指令来帮助处理图片;另一类则是生成行为具有独立性,无需人类制定生成物的规则,可以高度自主地进行新数据的处理。
“人工”的含义是由人类创造的,与“自然”和“天然”相对立,[2]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媒介出现,可以被视为是人类智力和创造力的延伸。这种转变不仅会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定义,也将深刻影响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2. 智能与艺术的结合:新视觉语言的构
2.1 生成艺术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对话
人工智能的图像生成过程实际上是算法和艺术的结合,它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的限制,将技术与艺术表现相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话语实践的既定事实,已改变了传统话语传播的语境、生态秩序与格局。[3] 传统艺术形式在图像表现的内容、方法、审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意义和美感,它更多地反映了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展现了思想文化的内涵。而人工智能这种跨风格、跨文化的组合能力,赋予了图像创作更多的可能性。
2.2 生成艺术的独特性探索与创造力思考
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通常带有算法的痕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机器美学”。这些图像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主义或传统美学,呈现出抽象化、非理性的特征;也具备了极强的组合和创新能力,能够生成不同风格或元素形成新的图像风格。创造力曾经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它现在正经历着自动化。[3] 人类的创造力源自个性化的经验、情感和对世界的主观理解。人工智能的“创造力”是通过大规模的数据训练,识别和生成特定风格或模式。
三、人工智能与东西方哲学的图像表达观念
1. 西方哲学视角下的AI 图像表现
1.1 生成艺术于心智与物质问题
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每个人都由身体和心灵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组成。心智是不可分的,具有思维、意图和意识的属性,而物质是可分的、扩展于空间的,没有思维的实体。现有的 AI 模型,如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系统,本质上是由物质构成的计算机系统,模拟人类认知过程,但并不具备真正的“心智”;尽管它能表现出复杂行为和类似人类的反应,这些都只是物理机制的结果。
1.2 现代西方美学与人工智能
西方文化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强调多元性和意义的开放性。它将人工智能视为创新和颠覆传统艺术表现的一种途径,超越人类能力的一种手段;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则被认为是探索技术潜力与人类创造力之间的实验场,是人类和艺术之间的一种全新关系。
2. 东方哲学视角下的AI 图像表现
1.1 东方思想影响图像表现
东方视角中认为“万物皆有灵”,东方文化也受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的诞生影响,注重自然、和谐与整体性。艺术表达更倾向于自然对东方的模仿和内在精神的表达,而非单纯的外在形式。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图像表现一般注重表达对自然的艺术的敬畏、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内在的静谧和谐,即自然主义和简约美。
1.2 东方价值观与人工智能
东方文化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和文化传承,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生成艺术被视为一种辅助创作的工具,强调的是与人类艺术家的合作、技术的应用和对传统艺术的再现与创新。如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艺术家模仿古代风格,生成具有古典风格的作品,以新的形式展现传统风貌,促进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和创新。
四、人工智能时代下图像艺术表现的发展与挑战
1. 艺术智能化趋势下的挑战
在人工智能日益融入艺术领域的时代背景下,艺术智能化在赢得丰富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人工智能能够生成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引发了从业者的恐慌,艺术家的身份和创作的独特性也正在被重新定义。另外,人工智能依赖于计算机快速的算法与庞大的数据库,虽然可以在毫秒之间完成人类需要很久的前期学习时间与思考过程,但面对日常中语义分析,事物象征的分析以及情感的分析还是无法表现的尽善尽美。[4] 艺术智能化提高了创作效率,却也缺乏创作动机与灵感。
4.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图像艺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绘图软件作为绘图工具的一种,是人们思维和感官的延伸,在扩展人类能力的同时,人类也在软件方面更新升级,使人工智能获得新的认知和感知。[5] 它也作为一种新媒介,给人们提供不同以往的艺术创作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这种融合,人类的审美认知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文化的框架内,而是全球化的视野。在人工智能开创的新语境下,实现了“有限”传播到“无界”传播。
结语
如今,艺术表现与人工智能已然不可割裂,二者的有机结合,紧密交融是数字化时代下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人工智能在创作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生成能力,但其在艺术表达上依然需要人类的引导与互动来实现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际协作机模式将进一步深入,并催生出更加复杂和多样的图像艺术形式。在艺术创作中反思和期待,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技术对艺术领域的重大影响,并推动其朝着多元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骏洪 . 中国数字插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D]. 广东工业大学 ,2018.
[2] 孙文倩 . 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的图像生成艺术创作研究 [D]. 华东师范大学 ,2023.DOI:10.27149/d.cnki.ghdsu.2023.003587.
[3] 符绍强 , 马梦娇 . 当话语传播遇上人工智能:挑战、新变与研究关切[J]. 新闻与写作 ,2024,(06):81-91.
[4] 罗无价 . 浅谈人工智能绘图技术对插画设计的影响 [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57(09):42-43.DOI:10.13212/j.cnki.csa.2023.09.090.
[5] 江 航 . 人 工 智 能 时 代 的 绘 画 发 展 趋 势 分 析 [J]. 明 日 风尚 ,2022,(17):93-96.
作者简介:唐婧澜(2001—),女,汉族,江西省吉安市,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