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单元教学策略实践分析

作者

王雪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吉林长春 130022

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已意识到采用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正确认知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价值,做到在发挥大单元教学的育人价值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大单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整体性的学习思维。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并逐步树立整体性思维,就需要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此时,学生就能够快速串联大单元中所包含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立足于整体视野学习以及应用学科知识。

(二)全方位落实教育改革

以大单元教学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质量,也可以助力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全方位落地。在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能够树立“素质本位”的教学方向,利用更为科学的大概念知识引导学生逐步把握大量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并实现知识的迁移,让教育改革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1]。

(三)创新教师的教学思维理念

通过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创新教学思维以及理念,做到在科学整合学科知识内容的同时立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师也可以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能对大单元教学形成正确认知

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以及调查发现,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未能对大单元教学形成正确认知,这直接阻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单元教学的有序开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因为长期学习大量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出现抵触心理或畏难情绪。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失去兴趣。很显然,这是不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单元教学相关工作的质量的 [2]。

(二)教学设计较为单一

相当数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对大单元教学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但是其存在教学设计单一的问题,这也会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大单元教学受到负面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设计方案仅立足于教材中提到的内容,无法结合当前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加入更具针对性的内容。此时,该类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设计就会出现模式固定且思想僵化的现象,且学生的学习思维仅能够局限在教材,不能够接触以及了解更多的知识。

(三)难以解决教材与大单元设计之间的矛盾

引发这一问题的因素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客观层面上存在滞后性,其不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第一时间更新教学内容,导致部分教学内容与大单元教学的逻辑无法形成有效衔接。再加上部分教师不具备高水平的创新意识,其更是无法立足于核心素养的理念以及单元教学之间存在的底层逻辑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大单元目标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进一步优化大单元目标设计,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基本的学情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再结合新时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大单元教学的原则建立全新的教学目标。以《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就需要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再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引导学生形成法治思维、自觉遵守法律等。

(二)立足于大单元任务提出问题

在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教学内容设置对应的任务,并提出问题,以此增强大单元教学的育人实效性。例如,在学习《遵守公共规则》这一单元时,可以将“社会中的公共规则”作为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主题,再围绕教材内容以及当下的社会热点制定教学任务。在提问环节,教师应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可以提出:“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不规则行为有什么?”“你可以为学校内的公共规则提出优化建议吗?”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并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迁移,进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3]。

(三)设计高质量的学科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增强对学科活动的重视程度,从而强化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例如,在学习《国家利益至上》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模拟联合国”的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使其能够基于特定的主题开展辩论。通过参与学科活动,学生就能够切实感悟国家利益与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且能够辩证地看待不同国家的立场,更是能够直观感受我国在当今国际形势中所展现的大国形象。

(四)基于大单元评价创新作业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以科学的作业设计保障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育人成效。教师应严格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将具有生活特色的问题作为主要的作业内容。以《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将探究性学习活动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探究“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价值以及实践运用方向。采用多元化的作业评价角度,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以及同组员互评的方式,既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把握共同性较强的问题,一举多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大单元教学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新课标与素质教育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初中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切实把握学科教学与大单元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以及社会热点事件,并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设计科学的教学规划,引导学生通过大单元教学把握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爱玲 .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J]. 读写算 ,2024,(19):128-130.

[2] 王艺霖 .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学政史地 ( 教学指导 ),2024,(05):9-10.

[3] 程广鹏 .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11):27-29.

[4] 林清 .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 名师在线 ,2024,(0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