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遗产的保护
俞雷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 332000
这里是目前唯一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千百年以来,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这里薪火相传。大自然的壮丽神奇,人类文明的珍贵遗迹都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为了保护好世界遗产,使之能够长久留存,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 1972 年 11 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得通过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加入该公约的缔约国已达 177 个。中国自 1985 年加入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也有 29 项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名列世界第三位。什么才能被当做是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状况又是怎样的?
世界遗产的概念应该从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有一些概念和我们国内的概念基本是相通的,都是说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这样一些不可移动的建筑物、碑刻、考古遗址等等,我们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世界遗产有一个标志,外面一个圆形,中间一个菱形,那么这就有一个很自然的结合。它的标志的概念就是说外边这个圆形象征着大自然,或者说自然的造化,而中间这个方形就标志着人类的创造。而这两个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就象征着人和自然的一种完美的结合,但是在世界遗产的这个范畴里,又引进了一个自然遗产的概念,也就说大自然的造化,它反映着地球演变的历史,反映着各个不同的生物种群动植物种群的演化的历史,也反映着大自然造就的一些美景,比如说像九寨沟,大家去一看太奇特了,那个山和水的结合太美了。这样一些东西值得人类不仅当代要享受,而且要子祖孙孙把它传下去,那么这些就列在这个自然遗产的这个范畴里。九寨沟位于四川西北部南平县境内,因昔日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九寨沟。它以高原风光为基调,山水相依,湖瀑峦生,水树交融,动静永致,有梯级分布的大小湖泊 114 个。17 个瀑布群,11 段激流即湖瀑滩流,雪峰森林藏族风情为一体,是体现原始美,自然美。也具美了大自然的杰作。
1992 年 12 月,九寨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世界遗产当中,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如果一个遗产地同时有大自然的造化,在其中又有人的一种完美的创造。那么它还可以同时符合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各自的一条或者更多的标准,那么它可以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世界遗产主要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有三个类别。 第一是文物古迹,第二是古建筑群,第三是古遗址。世界自然遗产主要包括独特的,稀有的,绝妙的自然现象和地质地貌。迄今为止,全球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达到754 处,其中自然遗产149 项,文化遗产 582 项。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23 项。中国共有 29 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自然遗产四项,文化遗产21 项。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四项。我们今天谈的遗产的概念可能不涉及无形遗产,或者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过去世界遗产热掀起来的时候,基本上是在 1972 年这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框架下,是涉及到我们刚才谈到的,就是有形遗产当中的,不可移动遗产,包括文化和自然,而这几年,又有一个新的理念,
就是说人们不光要保存这些看得见的物化的东西,还要保护一些传统的技艺,保护一些这个无形的文化,艺术等等,所以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掀起一个小的热潮。
尽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有关的规则目前来看还不如我们今天主要要谈遗产公约所涉及的有形遗产那样成熟。但是也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国家的昆曲和古琴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了这个。
我们归纳一句话,就说世界遗产也就是世界遗产公约所表述的。就说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的创造和大自然的造化。世界遗产要符合标准,还仅仅是价值标准,那么它还有更进一步的要求。也就是说,它的灵魂叫真实性,完整性。
所以我们过去反复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所以过去呢,我们的泰斗梁思成老先生曾经提出一个观念,叫做拯救如旧。实际上呢,我们很长时间把拯救如旧理解成了以假乱真而没有鲜明地体会到我们是要尽一切能力从它的设计结构、材料、位置、样式、色调等等,所有的方面要保存历史的原状和原物。而仅仅是追求这个形式,以至于出现有一些痛心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帝王的宫殿局部漏雨,而且这个险情很轻微。如果按照正常的维修的话,那块破碎的瓦如果粘上继续能用,都不应该抛弃,应该继续用的,然后一看仍然是清代的宫殿,那么仍然是清代的大板瓦。结果我们当时缺乏这种意识,以为拯救如旧,只要我们换上的瓦大小一样了,色泽经过几场雨淋和浇啊,这个也就一样了,就算拯救如旧了,结果把满坡的清代大板瓦全都推落在地上,摔得粉碎。换上了新的,我们现在纺织的这种网,最后专家们在那评论的时候就问:这个大小怎么样啊?说长多少宽多少,跟原来一样好,那就行了。说色彩是不是有点跳啊?说没关系,说雨这淋一淋呢,颜色就好了,于是大家就认为是符合这个拯救如旧的,而这个恰恰就是对于量化的细化的这种保存真实性的理念呢,没有忠实的得到体现。也就没有忠实地保存原来的东西。
还有一个就是世界遗产,要有它适当的环境景观,红花还要绿叶托。就说我们一个遗产,如果没有一个适当的环境的话,遗产从视觉效果上甚至很多遗产本身的价值上。都会受到影响。照相的时候,大家都能够理解到,我希望这张相除了我照的,我要像照景那么只有景,如果我要想照人的话,除了人之外,后边我只是想看到我的古建筑,或者看到自然景观。但是常常会发现你的这个镜框里头就躲不开那些难看的电线杆,横扯竖扯的电线也躲不开一些杂乱的建筑。就是我们的环境呢,就说在这个遗产这个方面呢,大家有时候会说到一些很有名的景区去,想找厕所说你不要用眼睛去找,用鼻子去找就可以找到了。还有的地方呢,我们一些地方大家发了家了,有了钱了,那种审美意识很差,以为好像我们盖的房子外边不贴层白瓷砖就不显出我家有钱了。这个事情不妨不光发生在城镇,包括我们的一些大都会城市里边,你都可以见到这些案例,甚至一些这个地方的政府办公大楼都有那种刺眼的白瓷砖,贴着装饰外表。西方人说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是你们中国人最早提出来的。我们西方人现在最近这一二百年才会才想到要回归大自然。
保护古典建筑和文化遗产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能及,需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起来,把古建筑和传统文化维系下去,从而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