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实践,小学篮球技能提升效果
云雨
吉林省榆树市第三实验小学校 130400
引言
伴随着教育的新时代理念的不断延伸,体育教学不再是技术技能的单调锻炼,而是更加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2022 年教育部办公厅制定印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注重在“学、练、赛、评”中落实教学内容。传统的小学篮球教学“学练”不贯、“练赛”不贯等现实问题,教学内容单调,教学单元划分过小,造成学生“学不透”“不爱学”的现状。
由于篮球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身体机能发展,促进小学生机体发育,增强身体免疫力。但因学生对篮球运动认知有限、篮球技能掌握不全面等现状问题,导致教师难以充分发挥出篮球运动之教育功能,难以取得预期篮球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需要依照“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思想,循序、乐趣、有效的展开篮球大单元教学,提升篮球教学质效,更好的发挥体育运动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积极作用。
大单元教学是指系统完整连续和递进的教学体系。大单元教学就是以单元为单位,设置18 课时,基于一定的学科内容和学生学习特性,把学科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划分和组织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系统化掌握学习与练习的运动技能,避免整个动作支离破碎,从而以学长期性和训练间歇性的长期运动来实施教学。笔者旨在提出有关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效果分析的探索,为推广应用大单元教学提供实际案例支撑。
1 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与设计特征
1.1 理论基础
大单元教学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论思想。建构主义重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能动建构,而系统论则着重体现了系统整体的大小超越部分之和。体育教学中,大单元教学将篮球技能学习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技能各部分之间的相关联、相促进。从学生身心发育、运动技能习得的规律入手,依据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想,将所有具体的运动技能按一定的分类划分为大单元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会、练好动作的运动技能,避免了一气呵成的完整动作分解。
大单元教学是基于由简入繁、循序渐进、逐步递增的教学过程,强调短期与长期训练中的学生体验与所得,培育其主观学习动机,落实“学、练、赛”。“大单元教学”着眼于长期目标的建设,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要素都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有序达成,体现了育人观和快乐体育精神。
1.2 整体设计特征
篮球大单元教学强调设计性强、内容系统性、逻辑结构性等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将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篮球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并以大单元为学习单元,按18 个课时的规模,对学科内容按一定的逻辑进行划分和组织。
将篮球大单元教学的课程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等 6 个维度为基本框架,根据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和身体素质构建适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篮球大单元教学方案及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篮球运动,引导合理地学习篮球技术,发展学生的体能,建立大单元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和完整的评价体系。
大单元教学还注重 " 教、学、评一致性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即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式评价、长期制评价四个方面来落实系统化评价机制的建构,以精准的评价数据反思教学不足,检测学生训练成果,从而针对性地调整" 教" 与" 学" 模式。
2 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2.1 学练赛评一体化设计
“学练赛评”一体化是贯穿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的基本实施路径。“学”重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练”重在熟练使用技战术与提升身体机能,“赛”重在应用和比赛展示,“评”重在掌握规则知识与裁判方法知识,以及具有一定的观赏与评判能力,这四部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
在具体实施中,教师需要将常规训练与趣味训练相结合,合理设计每个课时的环节内容,保障学生运动水平的自然良好提升。例如,在篮球基本技术学习阶段,可以融入组合技术游戏,如训练学生行进间传接球时开展 " 你追我赶 " 游戏,进行变向运球训练时融入 " 接力运球 " 游戏等。这种常规训练与趣味训练相结合的形式符合当前小学生认知特征,能够更好调动其训练热情。
2.2 分层目标设计
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目标应从单元总目标、课时目标、环节目标等三个层次进行构建。由环节目标带动课时目标的完成,由课时目标助力单元总目标的落实,三个层次目标紧密相连、逐渐递进,从而更好地建构篮球单元教学体系。
单元总目标应涵盖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包括篮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如篮球运动认知、篮球基本姿势、拍球、运球、过人、传接球、投篮、组合技训练等,还包括对学生非技术层面素质的教育,如篮球训练兴趣、运动情感与态度、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身体素质认知、坚韧品质、体育精神等。课时目标设计应遵循渐进和分层的构建原则,立足学生实际篮球运动水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维度。环节目标设计则需具备一些人文性和趣味性的特征,侧重点是对学生隐性素质的激发,包括提高兴趣、塑造人格、锤炼意志、弘扬精神等。
2.3 多样化教学方法
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与手段,如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等。讲解示范环节,注意教师示范动作正确与讲解内容的准确性、连贯性;分组练习环节,依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特点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互学互练;游戏竞赛环节,设计各形态的比赛与游戏,让学生在比赛中习得、提高篮球技能、战术意识。
师徒制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分组合作方式。通过测试、问答等手段确定每个学生的篮球学情,根据能力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层次,让高水平层次学生作为 " 师 ",采取"212" 或是 ′′122′′ 等师徒搭建原则,即 2 个 " 师傅 " 带一个中水平和两个低水平学生为徒,或是 1 个 " 师傅 " 带 2 个中水平和 2 个低水平学生为徒。在师徒关系确定完成后," 师傅 "要肩负起对徒弟的训练责任,传授自己的篮球技巧,设计师徒训练方案。
3 人教版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3.1 案例设计
以人教版小学篮球教材为基础,设计了一个为期 18 课时的大单元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技术动作、战术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体能训练四个方面。在技术动作上,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素质特点,设计了不同难度和层次的练习内容;在战术意识培养方面,注重让学生了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战术要求,培养他们的战略思维和判断能力;在团队合作方面,通过团队游戏和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在体能训练方面,根据学生的体能状况和训练需求,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方案。
具体教学内容设置方面,6 课时学段前重基础技能练,运球急停急起,运球急停传球、运球急停投篮、冲抢篮板球、空切摆脱 + 投篮等多种单、多项技术组合;6 课时学段中重技战术组合,裁判方法与理解、比赛展示与评价等;6 课时学段后重比赛应用评价。
3.2 实施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单元系统性的篮球教学实践,学生体能状况、篮球技术能力都得到提升。实证结果表明小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对提升小学生运动能力起作用。运动能力包括 50米跑步、50 米 ×8 往返跑、一分钟仰卧起坐、全场左右手运球见线折返跑、5 点后退投篮、运动认知、技战术运用、展示和比赛等指标存在差异 (P⟨0. 01) )说明参加小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课程学习的学生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
小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对小学生体育健康行为会产生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体育健康行为测量内容在健康知识掌握与应用、情绪调节、环境适应上有显著差异 (P⟨0. 05) ,而锻炼意识的形成、锻炼习惯的养成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短期教学对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有待于长期的坚持。
小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对小学生体育品德有很大促进作用。对体育品德测量内容分析得出,在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上差异显著 (P⟨0.05) ),优与实践前相比。通过篮球大单元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合作精神、公平竞争、自律精神和坚持精神、尊重朋友、友好精神、责任精神和领导精神。
3.3 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得出,篮球大单元教学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有一定的提高,不仅是技能的提高,还提高了小学生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素养,这表明篮球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将体育学科技能与素质进行综合。
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据开展的大单元教学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1) 重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依据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原则确定教学内容;(2) 采用多样教学方法,有师徒制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3)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提升教学效果。
4 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挑战与优化策略
4.1 实施挑战
在进行小篮球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场地资源或者器材不够的情况,将不能对学生进行练习以及学生比赛,会影响小篮球教学的开展。在进行单元小篮球教学时,有可能存在场地资源、器材资源不够的问题,因此,部分地区的教学场馆资源不足,场地资源有限,也就会影响到小篮球大单元教学。
教学方法的单一也是实现过程中的一个障碍。虽然我们强调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针对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有部分教师仍然会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会造成学生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此外学生个体差异性也存在一定困难。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体质以及技能水平与学习能力,容易对教学造成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4.2 优化策略
对场地器材的限制性问题:学校及教育部门要提高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安排好场地器材的使用,确保训练和比赛时间不冲突、不交叉,或是用替代性训练方法与社区器材来解决场地器材不足问题。
针对教学方法单一性的问题,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用游戏化教学、情景模拟等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克服学生个性差异的困难,面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可通过分层次教学,分小组合作的形式,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和个性特征。例如:按学生的纪律情况、技能水平、组织能力、篮球兴趣、性别比例等为条件,分不同等级组织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本研究对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单元教学(学练赛评)方案能够优化小学篮球教学内容设计,促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篮球技能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养成积极的体育道德品质。大单元教学相较于以往的小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范围大,在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完备的基础上根据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细化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并融合篮球单元所涉及的各项技术技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并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开展学生体适能和身体素质的评估,实现运动参与和掌握健康方法的目标要求,发挥篮球单元所涉及的其他技能型知识在增强学生理解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子鹏 .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游戏的应用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4(20):55-58.
[2] 陆晨.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六年级篮球大单元教学实证研究[D]. 南京体育学院:2024.DOI:10.27247/d.cnki.gnjtc.2024.000078.
[3] 常德庆 . 小组合作学习在篮球战术训练中的应用 [J]. 新体育 ,2025(02):23-25.
[4] 肖梦兰 . 大单元教学在小学小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D]. 长春师范大学 :2025.DOI:10.27709/d.cnki.gccsf.2025.000107.
[5] 王胜 . 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篮球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5,6(15):164-166. DOI:10.20155/j.cnki.issn2096-8485.2025.1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