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过程体验, 促进学的有效
袁扬
文山市城南中学 云南 663000
聚焦新课标视野,高中化学教学不再单一地注重知识的表面化传授,而是更聚焦于学生化学能力与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然而,传统的学科教学弊端日益凸显,容易制约学生全面素养的进步。体验式教学有着思维活跃性与情感体验性特征,是一种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规划整体的教学大纲时,教师应围绕学生主体,善于联系教学实际,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学习场景看待问题,同时创设探究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进而促进学生思维体验感的生成。
一、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相比较初中化学课程,高中化学知识的难点十分突出,且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然而,一些学生的化学基础相对薄弱,学生难以及时夯实重点,容易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制约学生深度理解能力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重塑现有的教学流程,巧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工具,直观展示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起到缓解学习压力的作用,促使学生更加愿意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形成真切的体验感。
(二)有助于拓宽学生认知能力
加强体验过程、推动有效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新兴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化学课堂。如,现场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形式,能够显著增添教学趣味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由于教学现场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学生能够经历一系列的发现、分析和探索等全过程,从而弥补传统教学局限。当学生走进真实的学习场景时,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知识的魅力,真正体悟学科化学的重要性。
二、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一)构建探究体验,增强思维体验感
化学是一门探索类学科,强调对学生独立探究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复杂,且知识点分散于不同的章节内容中,在汲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生容易面临挑战,出现知识混乱的问题,意味着需要教育者从中加以引导和帮助,增设课堂互动问答环节,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启迪思维,形成深度思考意识,提升化学能力。与此同时,针对一些思考不得的学生,教师可设计动手操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并夯实知识点,促使个体更容易梳理知识脉络,逐步对教学目标建立深刻的认知,从而营造出和谐的课堂互动体验氛围。
例如:以人教版高三化学选择性必修 3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单元知识点为例。在导入有机物状态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基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油脂是什么形态的?通过思考,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唯一,即液态(植物油)和固态(猪油)。随后,教师又问:二者有哪些共同之处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意识到二者的本质区别。基于学生的探索行为,教师可向学生解释其原理,植物油脂:不饱和度高→常温液态;动物油脂:饱和度高→常温固态。当部分学生不能及时理解这一原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分子模型,促使学生在互动体验氛围下循序渐进地掌握其中的原理。
(二)拓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合作体验感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性的合作活动,是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教学手段,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合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从中树立集体协作意识。化学知识有着一定的晦涩性和多样性,需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路径进行知识的探索,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进度,还应强调课外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引领学生在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进行知识探索,并与同伴进行深入互动,进而深刻感受实践教学价值。在此基础上,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应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指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发现化学知识,进而逐步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
例如:以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 1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为例。在导入教学目标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到不同小组,引导各组成员利用学习所得展开生活实践,如: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含钠的化合物,如食盐、小苏打等。基于学生的搜集成果,思考这些生活用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实践环节,可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相关素材,并以图表的形式予以展示,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所学知识,以及实践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拓展知识视野,并在频繁的互动交流中内化抽象的课程理论,逐渐感知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树立互动探索精神。
(三)依托信息技术,培养直观体验感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为化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促使教学内容更具直观、立体,增强学生的视觉感知。因此,在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可围绕数字化视野,引入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弱化抽象的化学概念,将文本内容转换为更具形象化的图像和视频,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促进课堂直观体验。
例如:以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 1 第四章实验活动 5《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知识点为例。在导入知识点时,教师可展示借助多媒体展示仿真课件,呈现多种实验设计方案,如:燃料电池的改进实验、燃料电池微观过程、具有多孔石墨棒的燃料电池等,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验观察情况,反复展示与操作课件。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在某一环节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燃料电池的改进实验中是否还有更好的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而引发学生的思维共鸣。
(四)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学生情感体验
高中化学文本中不仅涵盖课堂理论、实验技能等知识体系,还涉及学科史料和经典故事。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还应搜集与章节知识相关的化学史料,给学生以智慧,善于利用化学史料构建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知识动态的演变过程,学会利用正确的科学思想看待问题,从中产生共鸣,形成创新意识。
例如:以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 1 第四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为例。在展示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在恰当地时机,穿插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故事,引出具体的案例,构建一个更具生动性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立刻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届时,在故事情境的铺设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相关的历史故事,还能对科学家对追求真理所持有的科学态度产生敬佩之情,从中受到鼓舞。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积极推进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在架构整体的教学框架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问与思考,展开思维碰撞,通过创新实验探究、情境教学等方式,深化个体的多重体验,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成效,还能打造出全新的育人新生态。
参考文献:
[1] 万凤 . 高中化学体验式学习的策略探析 [J]. 科幻画报 ,2022,(03):165-166.
[2] 黄 义 芳 . 体 验 式 教 学 在 高 中 化 学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J]. 高考 ,2022,(06):48-50.
[3] 周海燕 . 高中化学教学 : 如何让体验成为一种需求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2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