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人工智能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创新

作者

贾静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职业教育中心 121100

引言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技术作为其核心支撑,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职计算机专业作为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的重任。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因此,探索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工智能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在人工智能时代浪潮席卷之下,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多方面深远且重要的意义。从个人发展层面看,它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通道与职业晋升空间。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广泛应用,催生出大量新兴岗位,如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设备运维员等。中职学生掌握相关计算机技能与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能更好适应这些岗位需求,获得稳定且有前景的工作,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于学校教育而言,这能推动中职计算机专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促使学校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师资水平,从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增强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形成良性循环。

2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陈旧,与时代需求脱节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严重的陈旧性问题。课程内容更新缓慢,许多教材还是多年前的版本,未能及时纳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相关知识。例如,在编程语言教学方面,仍侧重于传统的C、Java 等语言,对当下热门的 Python 语言涉及较少,而 Python 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课程设置也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各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存在知识断层和重复现象。

2.2 实践教学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实践教学设备落后且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一些学校虽然配备了计算机实验室,但设备老化,性能不足,无法运行一些新型的软件和开发工具,影响了学生对先进技术的实践体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3 师资队伍滞后,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中职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难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对新兴技术的掌握不够深入。许多教师长期从事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这些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不足,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缺乏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对企业的岗位需求、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了解不够,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3 人工智能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3.1 优化课程体系,融入前沿技术知识

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刻不容缓。首先,要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梳理,淘汰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课程,如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入门、深度学习框架应用等,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同时,注重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构建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根基,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为核心,拓展课程为补充的完整体系。

3.2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配备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如高性能服务器、人工智能开发平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3.3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是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学校要制定系统的师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人工智能相关的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和行业交流活动,让教师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更新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积累企业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4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是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与企业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和岗位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企业可以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如派遣技术骨干到学校授课、指导学生实践项目、开展专题讲座等,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和项目引入教学,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流程。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员工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为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职学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深化等方面进行路径创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通过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中职学校应不断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推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立德树人、需求引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刘晔 ; 朱安民 ; 明仲 . 计算机教育 ,2021(08)

[2]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赵静丽 .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