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实践探索
张茜 马忠良 尹航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省海口市 570216
自《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文件印发以来,各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全面铺开。教师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推动学校发展、服务师生员工、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职责。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对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 年 10 月,经管学院第四支部被中共海南省教育厅委员会确定为海南省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建设单位。在学校党委和党总支的领导下,该支部不断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工作室平台建设,形成了“党建 +n 工作模式,旨在通过党建引领,提升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促进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室建设目标
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目标主要围绕“双带”核心展开,即党支部书记要带头抓党建、带头促业务。 工作室旨在通过党建引领,提升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促进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工作室还计划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以“党建 +”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专业建设、课程思政、技能大赛等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提升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为学院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室建设思路与举措
支部作为我校首个入选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党支部,本支部肩负着为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模板和借鉴的重要任务。在缺乏可学习模板的情况下,我们依靠对中央文件的深入理解,在学校党委和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有力推进支部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着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党建、教学、科研、专业、人才培养等融合发展。
(一)“党建 + 教学”,深化教学改革
支部教师党员以“双高”专业群建设为背景,进行企业调研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和双高教材编写,积极学习新技术,探索教学改革,形成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分享,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党员教师带头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社会热点问题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党建+ 科研”,强化科研引领,提升创新能力
支部教师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申报各类教改课题,发表论文,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深入探索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和社会服务中。例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教学质量提升;通过参与企业项目、技术服务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些转化不仅提升了学院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三)“党建 + 大赛”,提升专业技能
支部党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团队协作,学生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奖 1项,省赛获奖多项,通过竞赛展现了学院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些成绩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也为学院赢得了荣誉。同时学院依托专业优势,支部承办省级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通过承办赛事,加强与兄弟院校、企业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同时,也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党建 + 服务”,服务地方发展
支部创新党建服务模式,开展“党建牵手 1+1”系列活动。每个党员牵手学生社团、学生支部或班级,以思政教育或专业技能为抓手,带动学生共同进步。例如,支部教师与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结对,指导学生开展就业论坛、技能培训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支部组织党员和学生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退休老党员、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传递爱心与温暖。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读书分享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也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支部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组织党员教师参与 1+X 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同时,参与省级职业技能等级题库建设,为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提升行业人才素质做出贡献。这些服务不仅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党建+ 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
支部打造“双带”宣传平台,包括党建自媒体平台和学院官网等。通过及时上传专业建设、党建工作成果等,展示工作室的工作动态和党员风采。同时,利用国家级平台宣传、官网新闻报道等方式,扩大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支部总结提炼工作室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参加党建论坛等方式进行推广。这些经验的分享不仅提升了工作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其他高校和基层党组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结语
高职院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时间紧、任务重、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但通过合理安排党员教师的工作任务,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在全体党员教师的努力下,我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支部建设、党建与业务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对工作室建设进行全面总结,结合新时代、新环境、新特点,梳理成果经验,提炼特色亮点,逐渐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萌 .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五优”培育模式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 2024(21):128-130.
[2] 张亚坤,王建伟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机制探索——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教工水工技术与管理支部为例 [J]. 才智,2023(16):22-25
[3] 徐静 . 新时代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建设实践探索: 以海南大学化学工程教师党支部为例[J]. 高教学刊,2023(34).
基金项目:
2023 年中共海南省教育厅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建设单位
作者简介:
张茜(1982.3-),女,陕西汉中,硕士,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跨文化交际。
马忠良(1980.7-),男,江苏徐州,硕士,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
尹航(1979.9-),女,辽宁北镇,硕士,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