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容重构与实施策略
韩程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门外小学 010010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逐渐从传统学科知识向素养的培养转变核心素养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概念,受到广泛关注。而体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科学重构大单元内容并匹配有效实施策略,已成为提升小学体育育人质量的迫切课题。
一、小学体育大单元内容的重构之道
(一)素养目标引领,构建三维教学目标体系
体育大单元设计应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明确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的具体目标。以篮球传接配合单元为例,运动能力目标包括掌握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发展空间感知和移动判断能力;健康行为目标强调运动中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和团队沟通技巧的提升;体育品德目标则注重规则意识和责任担当的培养。这些目标需要通过 18 个及以上课时的系统教学来实现,确保学生获得完整的运动体验和深度学习机会。在设计具体教学内容时,要将技术练习与素养目标有机结合,例如在传球练习中加入需要语言交流的配合任务,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培养团队意识。
(二)结构化内容设计,形成能力发展阶梯
体育大单元的内容组织应采用基础 - 应用 - 拓展三层递进结构。基础层聚焦单个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训练,如篮球的双手胸前传球、击地传球等基本手法,通过分解练习建立正确动作定型。应用层注重技术组合运用,设计 2 对 2 传切配合、3 人快攻等情境练习,让学生在模拟对抗中理解技术运用的时机选择。拓展层通过教学比赛、裁判实践等综合活动,使学生在真实对抗中运用技术、理解规则、承担责任。这三个层级不是简单的线性过渡,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如在学习篮球掩护战术时,可以从静态掩护过渡到动态掩护,最终在比赛中灵活运用。
(三)真实情境创设,促进素养迁移应用
体育大单元教学要让学生在实际运动场景中学习和运用技能。教师可以组织班级联赛,让学生完整参与从组队到比赛的全过程。比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篮球联赛,学生要自己组队、起队名、制定训练计划。每周安排2-3 次训练课,重点练习比赛需要的技术和战术配合。周末进行正式比赛,赛后组织队员讨论得失。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对手特点调整战术。比如遇到防守强的队伍,就要多练习突破分球;遇到进攻强的队伍,就要加强联防训练。教师要准备简单的战术板和统计表,帮助学生记录比赛数据,分析问题。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队长、裁判等角色,培养责任意识。课外可以布置家庭运动作业,比如和家长一起练习传球,观看篮球比赛视频并写简短观后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参观专业球队训练,让学生了解更高水平的比赛。
二、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动态化备课,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系统性规划。具体操作时,首先要根据核心素养目标制定完整的单元教学框架,明确各阶段的关键任务。比如在篮球大单元中,可以设定前两周重点突破基础传接球技术,第三周引入简单战术配合,第四周组织小型比赛。同时要预留 20% 左右的弹性空间,用于应对实际教学中的突发情况。当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三传两切配合上存在理解困难时,可以临时增加专项练习课时;若学生在比赛中展现出强烈的战术创新意识,则可以顺势开展相关拓展活动。这种动态调整需要教师建立日常观察记录表,每周汇总学生表现数据,作为教学调整的依据。要注意的是,调整必须服务于既定的素养目标,不能随意改变教学方向。
(二)全过程评价,记录素养发展轨迹
教师可以采用三种主要方式:日常的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实现,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检核表,记录学生在团队合作、规则遵守等方面的表现;阶段性的表现性评价则需要设计特定情境任务,例如在足球单元中设置五分钟攻防演练,通过实际表现评估学生的技术运用和战术理解能力;单元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建议采用学生自评 + 小组互评 + 教师评价的三维模式,使用量规表对各项素养发展程度进行等级评定。所有评价结果都应该及时向学生反馈,最好能形成个人的素养成长档案,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要注意避免为评价而评价,所有评价工具都应该简单易操作,不影响正常教学节奏。
(三)资源整合应用,拓展教学时空边界
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在器材使用方面,除了常规体育器材,可以开发日常物品的新用途,比如用废旧报纸制作标志物,用粉笔画临时场地线。场地规划要考虑不同教学环节的需求,将标准场地合理划分为基础练习区、战术演练区和比赛区,实现有限空间的高效利用。在家校社协同方面,可以设计家庭运动打卡任务,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三次亲子运动;邀请当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教练来校指导;组织参观职业球队训练等。这些资源整合要注意三点:一是安全性,所有器材和场地改造必须确保学生安全;二是适切性,资源选择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三是可持续性,建立的资源网络要能长期运作。资源整合的关键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服务于素养目标的达成。
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是一场从“零散技能点”迈向“综合育人链”的深刻变革。以素养目标为灵魂重构内容体系,编织结构化的能力发展网络,再辅以动态实施、多元评价和资源支持,方能为学生铺设一条从掌握单一技术走向形成关键品格的坚实路径。这要求体育教师转变观念,勇于实践探索,在深度整合与持续实践中,真正实现体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让运动赋能成长,让素养照亮未来。
参考文献:
[1] 苏嘉聪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策略研究 [J]. 少男少女 ,2024,8(3):67-69.
[2] 张庆新 , 陈雁飞 , 黄春秀 . 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 : 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重构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33(4):378-383.
[3] 傅二龙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J].基础教育论坛 ,2024(2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