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研究

作者

剧岩彬

石家庄市藁城区教师发展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2160

引言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需改变传统机械式识字,转变为综合素养培育。传统识字教学中较为重视字型默写,忽视汉子的文化内涵与思维价值,无法与核心素养目标下语言建构与文化传承相契合。本次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新路径进行探索,通过情景化、探究性、审美性等策略,助力学生提高识字能力,落实核心素养识字教学意义。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情境化识字路径

1. 生活化情境创设

生活化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提高识字能力。例如,在识字教学“食”部汉字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班级小厨房”的情境,鼓励学生以“饺、饼、饭”等食物图片进行识别,在模拟过程中结合实物认读识字;或者在学习“校、课、室”等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校园寻宝”活动,学生在“教室、操场”等场景中寻找与汉字相关的内容。多种的识字方式,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牢记汉字用法,实现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的有效提升[1]。

2. 文本语境融入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文本语境的有效融入紧扣教材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四级》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课文“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时,需结合课文中的“尖”字,了解小草萌芽时的语境,并且帮助学生联系“上小下大”的字形关联,帮助学生牢记汉字;再例如,在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针对“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四字词语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海水”描写情况,让学生在课文感知中了解生字。这种依托语文教材文本识字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具体语境,更加符合当前教学逻辑,既提高学生在文本中提高识字能力,还能实现识字与阅读的协同发展。

(二)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探究性识字路径

“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识字过程中,针对教材汉字编排特点为学生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象形字“日、月、水、火”,可以结合甲骨文与简体字的对比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太阳画成圆形加一点”,深入了解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联;在例如针对中高年级形声字“蜻、蜓、蝌”,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左边都是“虫”字偏旁为表义,右边为表音的规律,而且鼓励学生在课文中继续寻找同类字;此项探究识字活动,使学生变成主动思考的角色,并发现汉字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审美化识字路径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化识字路径中,为学生设计汉字美学元素。例如,在人教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利用《口耳目》等课文中的象形字,要求学生观察“山、水”字的形态,在针对甲骨文简化为汉字的过程,深入感受汉字从图画转变为汉字的美学特点;中高年级中可以结合“书法”内容,深入赏析教材中的楷书范例中间架结构,如“人”字书写中的撇捺舒展所展现出的平衡美,感受汉字的方正韵律。通过多项活动让学生深受感知汉字中的文化美学价值,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既符合当前核心素养教学标准,也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识字能力。

(四)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浸润式识字路径

“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浸润式识字路径中可谓学生提供文化元素设计。例如,在学习“年、饺、炮”等汉字时,可以结合人教版《春节》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年兽”的故事,同时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了解汉字与传统节日之间的关联,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又或者在人教版教材中关于象形字“龙、凤”汉字中,为学生提供甲骨文转变为简体字的过程,在帮助学生联想“龙凤呈祥”

的文化寓意。将识字活动与文化场景、传统美德相融合,让学生感受汉字传承文化,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落实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2]。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策略

(一)教学方法创新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创新可以从多家度进行分析。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游戏化教学方式,结合人教版教材识字单元,为学生设计“字谜闯关”游戏,例如,“有头无颈,有眼无眉——鱼”;又或者为学生设计“汉字拼图”游戏,将“体”字拆解为“人”和“本”让学生自己拼图,理解字义。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联动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甲骨文转变为简体字的动画课件,配合《语文园地》中的“字词运用”,让学生通过面部表情演绎字义,结合课文语境深入了解汉字的用法。创新识字教学方式旨在打破传统机械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趣味教学中提高对汉字的认知,提高识字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二)跨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识字可借助跨学科融合教学,与人教版教材内容建立联结。例如,与美术相融合,结合汉字“山、水、日、月”,通过美术临摹的方式,鼓励学生创作“汉字漫画”,将“山”“水”描绘为不同漫画,充分展现出象形字的表意特点;又或者与品德教育相融合,针对“孝、敬”等汉字,关联“德育”课程中的“尊师重道”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诠释字义。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让学生更深化的对汉字有多维认知,还能提高学生识字能力与综合素养协同发展。

结束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师资教学打破传统单一知识目标,为学生构建多元融合创新体系。本次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新路径进行研究,探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下识字路径,提高学生识字掌握能力,推动核心素养下语文识字教学的深度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暑婉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路径 [J]. 学苑教育 ,2025,(18):25-27.

[2] 马玉桂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5,(11):60-62.

[3] 黄丽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究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上旬 ),2025,(04):78-80.

[

作者简介]

剧岩彬,1989 年3 月7 日,女,汉族,籍贯:藁城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作单位: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