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气工程验收阶段监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作者

张旭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新疆石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引言:

现代建筑与基础设施对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得电气工程的质量管控工作愈发凸显其重要性,验收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收尾环节,不仅决定着工程能否顺利交付使用,更直接关系到后期运行的稳定程度,在这一关键节点,监理工作的专业性与规范性成为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支撑,深入剖析验收阶段监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与难点问题,对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增强施工管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为电气工程的高质量交付筑牢基础。

一、电气工程验收阶段监理工作的核心职责与关键控制点

电气工程迈入验收阶段,意味着施工环节即将终结,此时监理工作的核心职能愈发凸显,直接关联工程质量与后期运行安全。

1. 严格审查验收资料

验收资料的严格审查不可或缺,完整真实的验收资料是工程竣工备案及后续运维的根基。监理在验收阶段需对各类技术文件、施工记录等逐一核查,保证资料齐全、内容真实、数据合规。隐蔽工程与关键节点的施工记录,必须确认施工单位按要求整理归档。若发现资料缺失或造假,需即刻要求整改,避免因资料问题影响验收进度,监理应切实履行“技术守门人”职责,从源头保障质量追溯的可靠性。

2. 严控设备安装质量

设备安装质量的严格把控至关重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监理要对变压器、配电柜等主要设备的安装工艺现场检查,关注安装位置、连接方式等是否符合设计与规范。已安装设备必须经过检测与试运行,确保状态良好。若发现质量隐患或与图纸不符,需立即暂停验收,监督整改到位,防止设备带隐患运行。

3. 加强系统联调监督

系统联调监督同样关键,这一环节关系整个系统的协同运作能力。监理需全程参与各子系统的联调测试,督促施工单位制定详细调试计划并落实。重点监督配电系统的逻辑控制等是否达标,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同时确保调试安全措施到位,避免安全事故,以高效的联调管理保障工程顺利交付。

二、电气工程验收中监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难点与成因分析

在电气工程验收环节,监理工作遭遇的挑战呈现多元交织态势,涵盖技术复杂性、管理协同困境与制度执行短板等维度,需深入探究其根源。

1. 技术标准复杂多变

电气工程体系庞大,融合国家、行业及地方多级技术规范,且设备迭代加速、功能日趋复杂,致使标准适用范围重叠交错,执行难度显著攀升。验收实践中,不同施工单位对规范解读存在偏差,甚至沿用失效标准,引发验收基准不统一的问题。部分项目引入的新型智能控制系统,突破传统监理知识边界,加剧了监理人员技术判断的难度与工作负荷,技术更新迟滞与标准应用失序成为验收工作的首要阻碍。

2. 协调沟通阻力较大

电气工程验收需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商等多方协同作业,而验收周期紧迫、任务繁重,任何沟通环节的不畅都可能导致进度停滞或矛盾激化。部分施工单位为追赶工期,在资料整理、问题整改等工作中流于形式,迫使监理陷入反复督促、反复核验的被动循环。此外,部分监理人员在复杂协调场景下,因沟通策略欠缺、管理手段不足,难以对各方形成有效约束,严重削弱监理工作的权威性与执行效率。

3. 现场整改落实难度高

验收发现的问题若无法及时妥善解决,将直接危及项目交付进度。实际操作中,部分施工单位存在整改敷衍、反馈迟缓、缺乏整改验证报告等问题,增加了监理复核工作的难度。工程后期,施工团队人力收缩、资源向其他项目倾斜,致使整改响应速度减缓、质量难以保障。部分单位对整改要求存在抵触情绪,将监理的专业监督视为过度严苛,消极应对整改工作,使得整改环节成为验收流程中的关键梗阻点。

三、提升验收阶段监理有效性的对策与优化路径

为应对验收阶段监理工作的复杂局面,需从制度构建、人员培养和技术革新等维度协同发力,打造全方位、专业化的监理保障体系,实现工程质量全流程把控。

1. 完善监理制度体系

构建契合电气工程特性的验收监理制度,是提升监理效能与规范作业的核心。需对各验收环节的监理职责进行精细化界定,明确资料审查、现场核验、问题整改等关键流程的操作标准,消除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与责任盲区。针对重大设备安装和关键施工节点,推行专人责任制,提升质量管控的精准度。

2. 强化专业能力建设

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验收工作的质量。应定期开展电气行业规范更新解读、前沿技术应用培训以及典型案例剖析研讨,增强监理人员识别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动多专业协同合作,构建电气、暖通、智能化等多专业联动机制,培养监理人员的系统性思维和综合判断能力。在项目正式验收前,组织预验收和内部审核模拟演练,帮助监理团队提前预判潜在问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验收工作高效精准推进。

3. 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提升监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引入 BIM 技术对电气系统进行虚拟联调模拟,通过碰撞检测和问题预警提前发现施工隐患;借助智能监理系统,对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质量检测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数据记录与动态追踪,实现验收信息的可视化、数据化和实时化管理。推进验收资料电子化归档,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人工审核流程,提高资料管理效率和查验准确性,实现工程质量全程可追溯、可管控。

结语:

电气工程验收阶段作为工程质量管控的关键环节,对监理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技术标准繁杂、多方协同困难、整改落实不畅等现实挑战,必须通过完善监理制度、强化专业能力、推进技术创新等措施,构建严密的全过程质量监督体系。持续深化监理机制改革,加速专业能力迭代和信息化转型,方能有效破解验收难题,保障电气工程高质量交付,为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吴志磊 . 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的探讨 [J]. 建材与装饰 ,2018,(33):248.

[2] 郭 溪 艳 . 建 筑 电 气 工 程 监 理 要 点 及 质 量 控 制 [J]. 四 川 水泥 ,2019,(08):203.

[3] 林烽 . 对变电站电气工程监理工作改进创新的思考 [J]. 无线互联科技 ,2019,16(2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