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作者

刘爽

义县职业教育中心,121100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中职体育教学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信息化转型。中职体育作为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教学课程,长期面临着过度依赖教师经验判断、缺乏个性化教学等问题。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教学对于中职体育教学的限制,重塑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本文就基于当前信息化技术在中职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力求能够利用好智能化技术,促进中职体育教学转型,深化中职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体育教学;人工智能

近年来,国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文化也持续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然成为了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教育领域作为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渠道,相关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教育策略,着重强调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并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教学措施[1]。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制约了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教师应当利用好信息化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促进中职体育教学转型,研究和创新信息化教学实践应用方法。

一、做好信息化设备部署,打下坚实基础

想要信息化教学,能够在中职体育教学中顺利的运用和实践,教师首先要做好信息化设备的部署,这样才能为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教学支撑。具体来说,信息化设备的部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智能硬件的基础设备,另一方面则是软件平台。

智能硬件设备当前较为常见的包括,多功能健康检测设备、数字互动大屏、多功能运动摄像头、智能运动手表等等,这些都可以运用于体育教学当中。例如,可以在跑道区域设置智能化高速摄像头,其不仅可以采集高帧率的图像数据,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实时分析学生的跑步姿态、跑步速度等等。再例如,智能手表可以实时捕捉学生的运动数据,包括学生的心率、肌肉活动、热量消耗、运动速度、运动轨迹等等,可以为后续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撑。而软件平台可以说是构建信息化体育环境的“大脑”,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平台进行运动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展示。例如,在中职体育“长跑”项目教学当中,就可以将所有学生的长跑数据上传到智能软件平台上,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学生的长跑运动状态,针对学生不同跑步模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推荐。同时,还可以在软件平台上记录学生的长期发展数据,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长跑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情况,让教师清晰看到学生的发展情况设置对应的训练计划和分组教学。

二、开展智能化技能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在中职体育教学当中,技能教学属于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传统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会通过教师动作示范和学生跟练完成技能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较为枯燥乏味,且十分依赖于教师的细致观察和经验判断,教学效率通常较低。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设备,展开智能化的技能教学。

以中职体育“篮球投球”这部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场地四周部署智能高速摄影机,分析学生投篮时的身体姿态和球体旋转程度以及出手角度,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动作问题,缩短学生技能学习的周期。还可以对比学生篮球投篮的动作与标准篮球投篮动作,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加明确的了解投球动作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动作调整,提升技能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利用虚拟化情境构建,开展篮球投球的技能训练。例如,利用智慧大屏结合摄像头,创设虚拟化篮球赛场环境“篮球赛场上通过篮球投球决定最后比赛成绩”,引导学生开展投篮游戏,在游戏情境当中完成技能训练,增强技能训练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生成个性化训练计划,实现因材施教

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创新策略,更加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能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定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当前已然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2]。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之下,教师应当利用好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个性化教学开展,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能条件、学习需求以及心理特征等等现实情况,制定更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训练计划,并在实施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优化和调整,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指导学生上传实时运动信息,利用智能化训练计划生成器,通过对于学生多个维度因素的分析,包括身体素质基础、技术掌握程度、学生学习偏好、运动恢复状况等等,形成计划参数,推荐适合学生的个性化训练计划。

以中职体育“足球训练”这部分教学为例。针对于足球运球技术较差的学生,可以重点推送分解动作练习和VR虚拟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提升技术基础;针对于体能耐力不足的学生,可以推送间歇训练方案、体能提升训练,帮助学生严格控制休息时间、促进体能提升;针对于足球实战战术应用不足的学生,可以为学生,推送VR辅助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比赛当中提高战术决策速度、理解战术应用效果。

四、进行预测性运动分析,避免运动损伤

在体育教学当中,安全性也是尤为重要的。出现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进度,更会对于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之下,教师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具备的预测分析能力,根据学生的历史运动数据和动作模式识别以及分析,来预测学生的运动表现以及潜在的运动损伤风险,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运动风险提示,大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以中职体育“跳远”这部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佩戴智能手表,检测学生的运动负荷和恢复情况,当学生出现过度训练迹象时,自动触发预警,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建议调整训练计划。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对于学生的历史跳远动作姿势、跳远结果等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导致运动缺陷,例如摆臂不够充分、落地时过度冲击等等。根据这些运动缺陷,提供相应的动作修改意见,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中职体育教师应当运用好信息化技术,改变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从传统的经验主导模式逐渐转向于智能化、数字化驱动的科学教学模式,推动中职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和学习方案,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职体育教师还要能够在实践教学当中不断优化和创新应用方法,让信息化能够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渗透于中职体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韩曦.信息化教学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3,(04):90-92.

[2 ]莫祥德.体育教育中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4,5(22):94-96.DOI:10.20155/j.cnki.issn2096-8485.2024.2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