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学实践策略
何捷
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高中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价值观也逐渐完善。对于班主任来说这一阶段的德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班主任作为学校生活的主要引导者以及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不仅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还应该和家庭及时沟通,落实家校共育的理念,共同打造道德素养培育基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高中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一、凝聚共识,筑牢德育根基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高中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若想使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需要学校和家长达成共识,在德育目标上保持高度一致,共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青年。班主任作为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桥梁,承担着向家长讲述德育理念和目标的重要职责,因此班主任需要首先和家长进行德育理念的协同,共同筑牢德育根基。班主任可以设计多元化的德育主题,邀请优秀任课教师、优秀家长代表进行发言,班主任和家长合作完成德育理论讲解,对各种真实的德育案例进行分析,让家长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科学的德育方法与技巧,帮助家长正确与孩子沟通,科学教育孩子。作为班主任还可以向家长传递一些德育理论知识,帮助家长家庭德育实践中积累教育经验,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也意识到孩子的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二、完善体系,保障德育实施
在进行高中德育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向家长讲述教育理念,双方还应该注意到狗年德育共育机制的重要性。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还能够确保学校和家庭在德育教学中形成合力,为高中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双方也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温暖,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班主任可以组织建立班级家委会,引导学生家长在家委会中发挥主体作用,为学生家长提供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班级德育工作接下来的方向。双方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还可以完善家访制度制定一份详细的家访计划。通过家访和学生家长一起建立合作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德育教学的方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助力学生道德素养与个人认知的全面提升。
三、丰富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在高中德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双方合作共同建立德育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还应该和家长保持顺畅的沟通,共同策划和组织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关爱他人的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德育教学更加具体化并充满趣味性,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并助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班主任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进入养老院,家长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与阅历与老人进行沟通,引导学生与老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班主任还可以和学生家长一起创设“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的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家庭在德育当中的独特作用并借助情境教育和数字平台实现具象化展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道德素养,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提高德育的教学实效。
四、积极沟通,强化家校互动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时,强化学校与家庭的联动功能,为家庭提供集中交流的平台,班主任将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及时进行讲解,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具体表现,班主任还可以和家长沟通教育经验,打破德育教学的局限性,并借助数字化平台积极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实现教育观念的革新,从而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邀请学生家长在群中阐述自己的教育引导经验,以此来实现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实时沟通。作为班主任还应该定期上传学生在学校的德育行为表现,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方向以及真实需求,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家长结合数字平台对学生的道德思维以及日常认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道德教育所遇到的问题,实现有效沟通的同时完成道德教育的经验的分享,探讨解决孩子实际问题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家校共育的视角下,高中生的德育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支持,班主任需要做好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教学模式。这首先需要家校共同构建德育协同理念,并尝试建立德育机制,通过设计德育活动,实现有效沟通。在今后的德育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和家长及时进行合作,促成家校之间的强大合力,优化德育教学环境,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 善 谋 . 家 校 合 作 共 育, 构 建 德 育 教 育 纽 带 [J]. 试 题 与 研究 ,2022,(23):119-121.
[2] 李琼 . 浅谈开展高中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策略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2021,(0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