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历史大单元深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顾晓晔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 215007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出台意味着传统知识本位的教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相应地也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要求教师注重单元整合教学,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整合碎片化的知识,实施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驱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研究,深入剖析所学的历史知识,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历史大单元深度教学的意义

(一)构建系统的知识认知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深度教学,主要是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实施的,需要教师整合教材不同单元的相关内容,有逻辑的衔接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把握历史的发展走向和内在逻辑,以便于将分散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进行串联,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度理解。这种逻辑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更便于学生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构建系统化的知识认知能力,符合了历史学科整体性的特征,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培养高阶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的重要指标,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在大单元深度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优化当前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个单元体系去进行历史推理、分析、思考、归纳等思维活动,将使学生从完整的体系中掌握各个历史事件和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有效发展。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深度教学,超越了简单的知识灌输,能够让学生从逻辑思维的发散中理解和分析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三)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

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教育作为核心素养导向下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需要教师在教学的革新中进行重视。初中阶段的历史,有许多关于中华文化、民族复兴的单元主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实施历史大单元深度教学,整合有关于主题内容的单元知识,指引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剖析整个历史事件,学习相关的精神、文化、素质等,不仅能够落实德育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形成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伟大复兴中国梦思想的建立。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历史大单元深度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单元主题整合知识体系

大单元教学转变了以往单篇、零散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课时的壁垒,需要教师通过主题引领,去整合和构建更为完整且具有整体性质的教学活动。教师顺应新课标政策,以核心素养为教学导向,提炼大单元教学理念,从教学的单元主题进行衔接、整合,构建主题、问题、任务的教学框架,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内容,将使学生更加完整的把握散落的知识点,形成更具逻辑性的历史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度理解。这种整合性极高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为完整、清晰、富有逻辑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科素养的培养。

以“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为例,教师便可以围绕“民族危机加剧”这一主题,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等事件进行整合,构建“中国近代化探索路线”单元学习。随后,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民族危机加剧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未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基于维新派、革命派的身份,探讨“救国方案”,能够使学生系统化的把握早期现代化历史阶段的特征,对历史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度理解,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基于单元教学分析历史论证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需要教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基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落实大单元深度教学。史料实证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历史成绩,还与学生的思维能力、论证能力、政治素养等具有一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理应重视史料实证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证据说明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选取与单元内容相关的史料开展融合教学,让学生在更为全面的史料分析中进行思考和总结,深入论证,展开深度学习,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例,教师在教学宋代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时,便可以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点,融入宋代的对外交流的内容,探寻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首先,构建相关的史料群,搜集史料,让学生分析《梦溪笔谈》中关于交子的记录,寻找交子出现与经济繁荣的关系,观察《清明上河图》中的景象,了解宋代的商业模式,并对比唐朝的开元盛世,以及唐朝的商业模式,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客观和主观的分析,从多角度解释“商业革命”的现象。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宋代的历史知识,还能使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宋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手段。

(三)在单元教学中进行价值引领

新课标表明,教育的本质就是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深度教学中,教师不断挖掘单元中的育人元素,通过创设单元教学来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价值,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体验,感知历史教育的魅力,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全面、具体的理解相关的历史内容,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自然而然的将核心素养贯彻入历史教学,使学生从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

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教师可以融入抗日的背景、抗战的过程、抗战的胜利、人民的解放等,让学生对抗日战争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随后,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更加真切且富有情感的感知当时的背景。最后,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开展“抗战精神当代价值”的主题研讨会,播放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片段内容,将抽象的抗战历史转换为具象化的情感学习和情境体验,以此强化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学生的文化修养,将使学生对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理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当前教学的重要指导目标。教师基于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实施大单元深度教学,需要综合教材的内容,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去分析和解读单元的主题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并衔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承上启下的了解整个历史,对历史进行深度理解和剖析,完成学习的任务,促进综合素养发展,更加全面的成长。这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将提升学生历史的核心素养和学习效率,助力初中历史教学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 吴婷婷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 [J]. 新课程导学 ,2024, (19): 64-67.

[2] 田瑛 .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索 [J]. 启迪与智慧 ( 上 ),2024, (05): 51-53.

[3] 赵启鹏 .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2023, (08): 109-111.

[4] 钟建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 新课程研究 ,2023, (20):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