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
孙湘云
蚌埠市曹老集镇中心学校 233000
引言
2022 版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明确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列为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同时强调教学需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倡导实践性、综合性学习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小学英语作业常存在诸多局限。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更制约核心素养的落地。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索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路径,打造“差异适配、实践导向、文化融入、技术赋能”的新型作业体系,成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
1 依据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设计分层梯度作业
从新课标要求来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教学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主张教学活动要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在作业环节设计分层梯度作业可以直接体现这个理念,比如教师可以让基础弱的学生从单词听写、简单句型仿写等基础任务入手,一步步地来夯实语言基础;为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短文填空、简单对话编写等作业,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英语故事创作、主题辩论稿撰写这些比较高阶的作业,来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在这样的作业中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节奏,逐步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同时在不断完成适配作业的过程中建立学习自信,这完全符合新课标对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定位,让作业真正成为助力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
以人教版 PEP 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A 部分)为例,这个课时的核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常见食物词汇(如 sandwich,salad, hamburger 等)还有询问与回答饮食喜好的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I'd like...”。为此教师可设计以下分层作业:作业一面向基础层学生,要求学生对照课本或单词表,正确书写本课时 10 个食物词汇,每个词汇抄写 3遍并标注中文意思,另外跟着课本录音或者英语学习 APP 把对话读3 遍,保证能准确跟上语音语调。通过这种基础的写和读,帮学生把核心词汇和句型发音打牢;作业二面向提升层学生,让学生在家找 3 到 5 种常见的食物,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字,再和家人做简单的对话练习。比如问父母“What would you liketo eat?”,然后根据家人的回答用“I'd like...”来回应。这样在真实的家庭场景里,既能锻炼学生们词汇运用和口语表达的能力,也能加深他们对句型的理解;作业三面向拓展层学生,让他们做一份简单的“家庭周末食谱”,用英语列出周末三餐打算吃的食物,每种食物旁边用 1 到 2 句话说明选它的原因,像“I'dlike salad for lunch on Saturday. It's healthy.”这样。这不仅能巩固词汇和句型,还能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英语和生活是有关系的。
2 结合生活场景设计实践类作业,强化语言应用能力
新课标里强调“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学习活动观,如果小学英语作业不结合生活场景,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学用脱节的麻烦,无法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变成语言应用能力。其实生活才是学习语言的根本,教师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设计实践类作业,一方面可以让英语学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减少他们用英语时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也会自然得到加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提升”。以人教版 PEP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3 My Friends 为例,这个单元围绕“介绍朋友”展开,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种贴合生活的实践类作业:
2.1 家庭情景口语描述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回家后观察自己的家人或邻居,用英语口头向父母描述他们的外貌和性格,比如“ Mom is thin. She is friendly.”,借助熟悉的家庭氛围,降低学生口语表达的焦虑,帮助他们在日常场景中自然练习语言输出。
2.2 调查作业
教师布置“我的朋友小调查”作业,让学生课间或放学后,用课堂句型采访 1 - 2 名同学,询问对方朋友的名字、外貌和性格特点并简单记录,如“LiMing’s friend is Amy. She is tall and quiet.”。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口语交流,同步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与记录能力,让英语学习融入校园社交场景。
2.3 画写结合创意表达作业
教师结合学生绘画兴趣,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好朋友,然后在画旁边用英语写 2 - 3 句描述性句子,如“He is strong. His name is Tom.”。“画 + 写”的作业形式可以把语言学习与艺术表达融合,巩固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英语从课本延伸至创意生活实践。这类作业围绕学生熟悉的“身边人”展开,推动英语从课本走向生活,切实强化学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3 融入跨文化元素,在作业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
新课标已经把“文化意识”列为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作业早就不只是用来巩固语言知识的工具了。它还要承担起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学语言的时候,能明白语言背后藏着的文化内涵,慢慢养成尊重差异、包容不同文化的观念。而设计融入跨文化元素的作业,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办法。教师设计这类作业时,首先要紧紧围绕教材单元的主题,找到中外文化能结合的地方,不能生硬的植入文化元素;其次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选那些直观、有趣又容易操作的形式,比如动手制作、做小调查、分享感受之类的,让学生能轻松参与;另外还要注重“中外对比”,不光要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还得引导学生联系中华文化,帮他们建立文化自信的问题。
例如,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6 Work quietly! 这一单元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在图书馆、教室、公园等场所的行为规范表达,而不同国家在公共场所的礼仪细节存在文化差异,这就是融入跨文化元素的绝佳切入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类作业:第一,让学生通过查阅绘本、观看动画短片等方式,收集 1-2个英语国家(如英国、美国)在图书馆或公园的礼仪习惯,比如英国图书馆内通常要求更小声交谈、美国公园内会有明确的“垃圾分类投放”提示等,然后用简单的图画搭配英语短句记录下来,;第二,布置 “中外礼仪对比”任务,让学生对比自己在学校图书馆、社区公园的行为习惯与收集到的英语国家礼仪,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我们和美国人在公园都不随地扔垃圾”“英国图书馆比我们学校图书馆要求更安静”,并让学生用英语口头向家人介绍这些对比结果;第三,鼓励学生结合中华文化中的“礼仪”传统,制作一份“校园礼仪英语小贴士”,这样既能巩固单元语言知识,又将中华文化中的“礼让”“尊重”等观念融入其中。
4 借助 AI 技术,生成个性化听、说、读、写作业资源
AI 技术的出现,凭借其独特优势为英语作业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它能生成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实时互动反馈,还能根据学生能力多维度调整内容。这些功能不仅符合新课标对英语作业“注重实践、体现差异”的要求,更能让学生在契合自身能力的学习过程中,稳步提升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以人教版 PEP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为例,在听力方面,教师可以通过 AI 听力平台输入单元核心词汇与句型,设定基础、提升、拓展三个难度层级,让 AI 自动生成不同语速的听力材料,在口语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 AI 智能语伴功能,让 AI 模拟“谈论季节”的真实场景;在阅读方面,AI 阅读系统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生成分级阅读材料,基础层材料是简单的季节儿歌或短句,同时 AI 会在阅读后生成个性化练习题,如圈出文中的季节词汇、回答关于季节活动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收获;在写作方面,教师利用 AI 写作助手,让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AI 会根据学生的基础给出不同的写作支架。通过这些 AI 生成的个性化作业资源,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适配自身能力的任务中稳步提升,真正实现新课标倡导的“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教学目标。
结语
本文提出的分层梯度作业、生活场景实践作业、跨文化渗透作业与 AI 技术赋能作业四大策略,既回应了新课标 “面向全体、关注实践、培育素养”的要求,也为解决传统作业痛点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通过具体单元案例的设计与实施,这些优化策略能让英语作业从 “负担”转变为 “乐趣”,从 “单一” 转变为 “多元”,从 “滞后反馈”转变为 “实时适配”,最终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解晓丽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探究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31):49-51.
[2] 李丹 , 李娇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活动优化设计 [J]. 中学生英语 ,2024,(4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