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时政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渗透策略与实践

作者

李小荣

农安县第四中学 吉林 长春 13020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时政热点的教育价值愈加突出,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以丰富课程教育资源,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本文分析了时政热点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从新课导入、解读教材、时政热点播报活动、课堂讨论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究,提出了时政热点在道法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关键词:时政热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渗透与实践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时政热点融入到教学中,已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的立足点。教师需要巧用时政热点资源,依据课程教学内容,灵活渗透热点事件,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辅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点。为了使时政热点的教学效用不断提升,教师可以创新各项教学活动,让时政热点贯穿于课堂教学全程,借助于当下热议的时政话题,深化学生对新课程的认知,并助力其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时政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教学作用

新课标的落地实施,给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固守传统,应该积极拓展课程教育资源,将时政热点融入到教学中,以展现教学的时效性和先进性。时政热点是当前社会中引发热议的事件,通常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与科技等多个领域。现阶段,时政热点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教学作用已经越来越突出,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时政热点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更了解社会环境,便于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感,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另外,应用时政热点开展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可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还能透过时政热点,让其正确认识党的方针政策。所以说,时政热点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要灵活运用时政资源,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水平[1]。

二、时政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渗透与实践对策

(一)运用时政热点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课程教学的起点,影响着后续教学的顺利推进。基于此,教师需要着重做好课程导入,可以巧用当下的时政热点,用社会热议的事件和话题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讨论兴趣。这样,教师就能合理导入本课的内容,学生的求知欲将会显著提高,有益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质量落实[2]。开展八年级《法不可违》课程教学时,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今日说法》《新闻直播间》片段,给学生展示一些违法的例子,用新闻视频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愤慨、同情等情绪。学生的情绪最为高涨之时,教师要适时导入新课,带领学生研读教材中的内容,让他们认识到违法无小事。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了解当下的社会热议事件,能够站在生活化的视角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与社会事件有机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结合时政热点解读教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时政热点资源时,需要以教材内容作为主要立足点。这意味着,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入时政热点,利用热点话题解读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教学实效的不断提升。在《中国担当》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解读教材内容,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引入时政热点资源,可以播放中国赴黎巴嫩维和、中国派遣医疗队援助非洲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看到中国的国际担当,从中感受世界舞台上的大国风范。有了时政热点的介入,原本抽象化的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难度进一步降低,他们可结合热点事件,轻松掌握知识点,取得理想的课程学习效果。

(三)组织时政热点播报活动

为了培育学生的政治素养,让他们主动关心时政热点事件,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时政播报活动,利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担任新闻播报员,面向全体学生报道时政热点。如此一来,道德与法治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兴趣也会更强烈,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公共参与素养,对于其政治觉悟的提高十分有益。例如,学习《创新改变生活》之前,教师可以提前确定好时政热点的播报主题,让学生以科技创新作为主题,自主搜集当下的时政热点事件,并且制作成简短的演示文稿。开展本课的正式教学时,让学生进行播报,用以增进学生对科技领域时政热点话题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通过开展这一时政热点播报活动,学生会更关心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现阶段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发展。

(四)围绕时政热点展开讨论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时政热点资源,并不是单纯的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看而过,而是要启发学生思考,让其从热点事件中汲取养料,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或者是个人修养,只有这样,时政热点的教学效用才能达到最大化。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在引入某一个时政热点事件后,不要急于推进课程教学,要预留充足的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针对社会热议话题展开深层思考,从中领悟一些新知识。开展《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引用有人恶意造谣,不明真相的网友被带偏方向,煽动网暴的例子。这一类例子屡见不鲜,每一次都能引起轰动,但却不能得到有效的扼制。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某个具体的时政热点事件,展开深层次的交流互动,说一说应如何抵制网暴,怎么分辨网络谣言。通过这一讨论活动,学生可以自主悟出一些道理,懂得文明上网的意义,学会理性思考,谨慎辨别网上的言论[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政热点占据着关键性地位,其教学效用不容小觑。要想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效,教师可以灵活渗透时政热点,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导入新课,借助于时政话题解读教材中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搜集和播报各类社会热议事件,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教师需要预留充足的课堂讨论时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时政热点事件,汲取学习养料,实现个人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谦峰.巧用当前时政热点 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以九年级"聚焦时政·热点播报"实践活动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 2017(13):2.

[2] 谈芳.时政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多样化运用措施分析[J].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2(8):0127-0129.

[3] 陈家友.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巧用时政热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