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及其安全技术应用分析

作者

齐园园

41022519860122612X

引言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涉及施工机械、照明、办公用电等多个方面,具有负荷波动大、用电设备流动性强、作业环境多变等特点。由于临时用电系统通常为临时性设置,若安全技术应用不到位或管理不当,易引发触电、火灾、设备损坏等事故,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

一、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1.1 临时用电的主要特点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用电负荷不稳定,施工过程中随着工序推进,用电设备数量和类型不断变化,如混凝土搅拌机、电焊机、起重机等大型设备的启停会导致负荷剧烈波动。用电环境复杂,施工现场多处于露天环境,受风雨、高温、粉尘等影响,电气设备易受侵蚀,绝缘性能下降。流动性强,临时用电线路和设备需随施工区域变化频繁移动、拆装,增加了线路破损和接触不良的风险。

1.2 常见安全问题

临时用电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包括线路敷设不规范,如电缆随地拖拉、架空高度不足、穿越道路未加保护,易导致电缆磨损、碾压,引发短路或触电。设备防护不到位,配电箱、开关箱未按要求设置防雨、防尘设施,漏电保护器失灵或参数不匹配,无法有效防止触电事故。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不完善,部分设备未做保护接地,或接地电阻过大,不能在故障时快速切断电源。违章操作频发,如非专业人员私拉乱接、带电作业、违规使用不合格电器等,人为增加安全隐患。

二、临时用电安全技术应用要点

2.1 电源配置与配电系统设计

临时用电电源应优先选用就近的正式电源,若需自备发电机,应将发电机与外电线路进行可靠隔离,避免倒送电。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模式,即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形成分级控制,各级配电箱均安装漏电保护器,且上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下一级,确保故障时逐级保护。配电系统的容量需根据施工总用电量计算确定,满足最大负荷需求,同时考虑一定的冗余量,防止过载运行。

2.2 线路敷设安全技术

线路敷设需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方式,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电杆选用专用水泥杆或木杆,高度不低于 4 米,跨越道路时高度不低于 6 米,导线间距、对地距离需符合规范要求。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埋地时深度不小于 0.7 米,覆盖硬质保护层,穿越道路或易受机械损伤处需加设保护管;架空时应使用绝缘子固定,避免缠绕在脚手架、树木等物体上。

2.3 配电箱与开关箱安全技术

配电箱、开关箱应选用符合标准的定型产品,具备防雨、防尘、防触电功能,箱体材质采用阻燃材料。总配电箱应设置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关箱应靠近被控设备,实现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避免多台设备共用一个开关箱。配电箱内各电器元件的规格需与负荷匹配,安装牢固、排列有序,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底部,严禁在箱体侧面或顶部进出线。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 30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 0.1s,确保触电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2.4 用电设备安全防护技术

施工机械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与配电系统的保护线可靠连接,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Ω。设备的电源插头、插座应完好无损,严禁使用破损或不合格的插头插座。移动式用电设备如振捣器、手持电动工具等,应配备绝缘手柄和漏电保护器,操作人员需佩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设备停用后应及时切断电源,露天存放时需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定期检查设备的绝缘性能和机械部件,确保运行正常。

2.5 接地接零保护系统技术

临时用电系统应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即工作零线(N 线)与保护零线(PE 线)严格分开,PE 线应单独敷设,不得与 N 线共用。PE 线的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 50% ,且最小截面不小于 2.5mm2 的绝缘铜线。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及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需设置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0Ω 。接地体可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深不小于 0.6 米,与 PE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确保故障电流能顺利导入大地。

2.6 照明安全技术

施工照明应该确保能见度的要求,在室外使用防水式灯具,灯具架设高度不小于 3 米;室内使用碘钨灯等高温灯具的,必须与易燃物保持大于 0.5 米的距离,同时严禁使用可燃物对其覆盖。照明线路应该独立敷设,不能和动力线混用,灯具开关要控制相线;对于潮湿的场所、金属容器内作业应该使用安全电压照明,不宜超过 12V,灯具应该具备防水、防爆功能,电源线路使用双绕组隔离变压器供电,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三、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管理人员安全责任,项目经理负责总体协调、电工负责线路架设与设备维修、施工人员严格遵循用电规范等工作制度;编制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审批实施,即配电系统设计、负荷计算、

安全技术措施等。

3.2 加强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

电工资格持证上岗,懂临时用电设计和操作,进行线路及设备的日检、日维护。对全员进行用电安全常识的教育,教育施工人员基本的用电安全常识,如不准私拉乱接、发现漏电及时上报、使用绝缘防护用品正确等。

3.3 应急处置与隐患排查

编制电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置绝缘手套、绝缘棒、灭火器等应急装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升人员应急处置水平。触电事故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送医;电气火灾时,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火,不可直接用水扑灭。建立隐患排查台账,把排查发现的隐患记录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间,做到隐患闭环管理,不能反复出现。

3.4 临时用电的拆除管理

工程或临时用电全部完毕拆除临时用电设备线路时,办理拆除许可,并由专业电工编制拆除方案,总电源切断后,电工拆除线路、设备,由专业电工拆除电缆、配电箱、开关箱、开关箱、开关箱等按拆下的顺序分类,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再重复利用,损坏器材及时报废,不再使用,以确保安全。同时拆除过程设立警戒区,以免无关人员进入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论

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要全面合理地运用临时用电安全技术,针对该施工现场合理进行临时用电配置,同时针对在这些电能工程项目当中存在的电气安全性问题,在对整个施工环节及环节中设备及线路等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从技术措施上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用电安全,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临时用电安全技术在电网企业施工现场的应用价值,更好地保障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陶建军 .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及其安全技术应用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19):4-6.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519002.

[2] 李昊 .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及其安全技术应用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31):1-3.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3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