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体旅融合对民族地区助力乡村振兴的借鉴
刘馨
大连民族大学 11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他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民族地区虽然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但是与发达省份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在乡村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对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地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体育与旅游“融合”的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给当前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
本项目将在此背景下,以贵州省榕江县“村超”爆火现象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其中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体旅”产业融合的具体实践总结经验,为民族地区建立“体旅”融合发展机制提出可支撑的文献理论参考,以实现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一、榕江县“村超”的基本情况
(一)榕江县的地理位置及人文风情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地跨珠江和长江流域,其中分布在珠江流域面积占五分之四。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剑河县毗邻,南连荔波县。全县总面积 3316 平方千米(另有说法为 3315.8 平方千米),东西宽 66.5 千米,南北长 93 千米。县政府驻古州镇古州北路 29 号,县城也在古州镇。截至2024 年 10 月,榕江县下辖 20 个乡镇(街道)、250 个行政村(社区)。
榕江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总人口方面,榕江县总人口为 38.5 万人(数据可能随时间变化,但提供了大致的人口规模)。民族构成上,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1% ,共有 16个民族。这些民族包括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等,他们共同构成了榕江县多元的民族文化。
文化遗产方面,榕江县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苗族芦笙舞、侗族萨玛节等。这些文化遗产是榕江县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方面,榕江县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有天下第一侗寨之称的三宝侗寨,有独特的民族服饰和建筑风格,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这些旅游资源为榕江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村超”起源背景
据 1999 年版《榕江县志》记载,足球运动于抗日战争期间传入榕江。20 世纪 50 年代,足球运动在榕江中学开始兴起。1990 年 8 月,榕江足球爱好者自发成立了榕江足球协会。随后,20 世纪 90 年代起,早期“村超”赛事便已经在榕江村民自建的简易露天足球场举行,共 15 支队伍。榕江一中、榕江民中、古州二小等校园足球队员多次在省、州赛事中获得优秀名次。这些成绩对当地足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1 年榕江县被评为全国首批县域足球典型。2023 年 1 月 24 日,“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在榕江县城北新区体育馆举行。同年 5 月 13 日,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在榕江县城北新区体育馆开幕,此次联赛由榕江足球协会主办,榕江县三宝侗学会、榕江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赛事由村民自行组织,参赛者均为当地村民,年龄涵盖 15 岁到50 岁,共 20 支球队参赛。比赛安排在周末,经过循环赛、淘汰赛,决赛于 7 月 29 日举行。赛事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央视和《光明日报》等广泛关注。
(三)榕江县“村超”带来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榕江县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体育旅游方面。
自“村超”举办以来,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的显著增长。例如,2023 年国庆期间,榕江县共接待游客 49.89万人次,同比增长24.82%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6.02 亿元,同比增长 21.99% 。而截至某一时间点,“村超”已累计为榕江县带来超过 190 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
二、“村超”研究新视角:体旅融合模式
(一)“村超”体旅融合模式的定义
根据叶小瑜和陈锡尧(2023)的研究,不同优势资源结合对乡村体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的实地考察,归纳、提炼了四类不同的实践模式:运动休闲类、健身疗养类、体育赛事类、民俗体育类。“村超”属于体育赛事类,以有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赛事或系列体育赛事为核心,以与赛事相关的服务为延伸,以休闲体验活动为补充,形成观赏性体育旅游产品和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参赛或观赛,进而刺激吃、住、游、购、娱消费,推动乡村全域发展的体育旅游。
(二)“村超”体旅融合模式的特点
1.高参与度与社区凝聚力
村超赛事通常由村民自发组织,从赛事发起、赛程安排、晋级规则到节目表演,都有村民的广泛参与。这种高参与度不仅增强了村民对赛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促进了社区内部的凝聚力。村民们通过参与赛事,形成了紧密的社交网络,增强了社区的团结和协作能力。
2.体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村超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场文化盛宴。在赛事期间,各村的啦啦队盛装喝彩,中场休息时,民族歌舞轮番演出。这种体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让村超成为展示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游客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当地的民族文化风情,从而提升了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3.构建情感共鸣的社会
“村超”突出了团队、拼搏、公正、创新、爱国、尊重、健康、友谊、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足球精神,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共享快乐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迎合了广大受众追求本真的深层价值心理和基本社会态度,构建了基于情感共鸣的合意空间。
4.政府引导与民间主导相结合
在村超体旅融合模式中,政府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完善足球场等体育场馆的建设、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等措施,为赛事的举办提供了更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同时,政府还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推广,提高了村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赛事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则主要由民间力量主导,确保了赛事的民间性和乡土气。
(三)“村超”体旅融合模式的运作机制
1.组织与管理机制
“村超”的发展最基本的运作机制就是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和村民的自发组织。
政府在“村超”的运作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首先(政府制定方案)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村超”等乡村体育赛事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为赛事的举办提供政策保障,并且出台鼓励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的具体措施,如提供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赛事组织者的运营成本。
其次(资金)政府通过财政规划,构建适合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的财政支出机制,为“村超”等赛事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鼓励本土企业家、社会资本等投资乡村体育赛事,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格局。
再次(实施,完善场地等基本设施)加大对乡村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建设和完善足球场等体育设施,满足赛事举办的需要。改善乡村交通、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整体环境,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最后(人才培养),政府要加强与体育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合作,在乡村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裁判员裁判技能等方面提供培训服务,助力乡村赛事人才培养,提高赛事组织运营水平,帮助本地乡村打造具有特色的赛事活动品牌。
作者简介:刘馨 2003 年 5 月,女,贵州遵义,学生,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