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措施

作者

王荣裕

41272819900813725X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与安全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成功的核心要素。在复杂的建筑项目中,进度管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周期、成本及资源利用效率。合理的进度控制可以确保工程按期交付,避免延期造成的额外成本。因此,在建筑施工项目中,进度与安全质量相辅相成。二者在工程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共同决定着项目最终的成败。

1 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的关系分析

1.1 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的相互影响

在住宅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一方面,质量控制对进度管理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不仅需要进行返工或修补,浪费时间和资源,还会打乱原有的施工计划,延误工程进度。相反,如果质量控制得当,可以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进度计划的顺利执行。另一方面,进度管理也会对质量控制产生影响。如果项目进度过于紧凑,施工队伍可能会为了赶工期而忽视质量控制,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方法或降低材料标准,从而导致工程质量下降。而如果进度安排合理,给予施工队伍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保证施工质量,则有利于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

1.2 协调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的必要性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协调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停工和窝工现象,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项目成本。同时,良好的质量控制也可以减少返工和修补工作,从而节省时间和材料成本。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协调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有助于降低项目风险。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概率,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和损失。而合理的进度管理则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减少工期延误等风险。

从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协调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也是实现项目长期效益的关键。一个高质量且按时交付的建筑工程项目,不仅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还能为业主创造更大的价值和使用效益。

2 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

2.1 施工进度的监控

施工进度的监控是保证施工按计划推进的重要方式,借助有效的监控能及时察觉施工里出现的偏差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首先要构建完善的进度监控体系明确监控内容方法和频率,监控内容包含各分项工程实际进度、资源使用情况以及质量状况等,可采用定期检查、现场巡视、报表统计等办法对施工进度加以监控,比如每天或每周巡查施工现场检查工程实际进展状况,定期收集各施工班组进度报表分析实际与计划进度的差异,其次要及时分析和处理监控数据,通过对比实际和计划进度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像施工人员不足、材料供应不及时、施工工艺不合理等,对于偏差较大的情形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组织相关人员研究讨论制定解决方案,此外还能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施工进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通过施工进度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进度处于可控状态。

2.2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影响,实际进度常常会和计划进度出现偏差。所以,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属于施工进度管理里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发现实际进度跟计划进度有了偏差的时候,首先要对这个偏差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判断偏差大小以及影响程度如何。要是偏差比较小,对项目总工期影响并不是很大,就能够通过调整后续工作时间安排、增加资源投入等方式做局部调整。比如,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增加施工人员或者设备等,以此加快施工进度来弥补前期延误。要是偏差比较大,可能会对项目总工期造成影响,那就需要对整个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重新调整。在调整计划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资源可用性、施工顺序合理性、成本增加等各种因素。可以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调整工作逻辑关系等方式,重新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时间和顺序,从而确保项目能够在预定时间之内完成。要及时把调整后的计划通知到各个参与方,并且做好沟通和协调方面的工作,保证各方能够依照新的计划组织施工。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灵活应变的原则,以此保证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2.3 强化现场施工的组织协调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对现场施工的组织协调性有着较高要求,对此施工单位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对各个环节施工中协同配合的单位、部门、人员等权责进行充分明确,使得各个现场施工人员清晰明确自身的施工目标。在现场施工组织协调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构建高效的交流方式,实现对各项施工信息的快速交互、共享。如,通过定期举办施工例会的方式对施工进展、施工困难等情况进行分析、研讨,制定出高效、可行的应对策略,加深施工各方对工程进度的准确把握。在施工现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与有序分配方面,需要重视做好对施工现场人员、材料、资金等需求情况的实时跟踪、了解,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与进度偏差等对资源的分配进行合理调整。现场施工的组织与协调,需要做好对现场施工过程的监控管理,以明确施工进度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等的全面监督、审查,及时发现潜在的施工问题以及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在现场施工中对于出现与施工计划偏离的现象,需及时结合施工进度管理要求进行针对性调整,避免整体施工进度遭受较大阻碍。施工单位对于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需要重视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高效的沟通平台提高现场施工的管理效率,尤其是通过借助 BIM 等管理软件的应用对项目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与动态化调整,以及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的应用优势,提高对设备、材料、人力等资源的管理效率,实现对施工进度管理的科学决策。

2.4 引入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

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等环节。通过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找出可能影响质量和进度的风险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发生概率。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项目的风险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管理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且具备较强的复杂性。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管理,及时洞察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施工进度管理理念,借助对先进技术、设备等的应用,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的可控性,以较高的施工进度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建设总体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于立军 , 杨旭 , 郑慧玲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J].建筑与预算 ,2014(3):38-40.

[2] 马晨晨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J]. 工程技术 ,2015(25):47.

[3] 高晋超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要点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