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师兼班主任的教学策略研究
方长城
常熟市伦华高级中学 215500
一、引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素养的培育,班主任肩负着引导学生思想等关键职责,当高中地理教师兼任班主任时,会形成“学科教学 + 班级管理”这样的双重角色,这种角色可突破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之间的界限,把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班级管理等诸多场景之中,达成“教知识、育素养、管班级”的有机结合。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担任地理教师兼班主任这一双重角色的教师,并没有可充分地发挥出这两种角色所带来的优势,他们存在着“重视学科教学却轻视班级素养渗透”以及“重视班级管理却轻视学科特色融入”这样的现象,最终导致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说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师兼班主任的教学策略展开系统的研究,是有关键的现实意义以及实践价值的。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师兼班主任的教学现状
(一)积极进展
初步达成了学科与班级管理的融合,有部分兼任班主任的地理教师察觉到了双重角色所有的优势,开始把地理知识与班级管理相互结合起来,比如说组织开展“低碳生活”主题班会,将“气候变暖”以及“大气环境保护”等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学生针对践行低碳理念展开讨论,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培养人地协调观,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设置“地理知识角”,用以展示地理奇观与生态成果,营造出相应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借助地理实践活动丰富班级活动形式,地理学科注重实践能力,一些教师把班级活动与地理实践相融合,比如开展“校园周边环境调查”,安排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污染情况,运用地理知识给予分析和解决,这类活动可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班级凝聚力,达成“实践育人”与“班级建设”双丰收。
(二)现状中的不足
虽说在地理教师兼班主任的教学实践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然而就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要求去审视,依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尚未构建起系统且高效的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师兼班主任的教学问题
(一)角色定位模糊
有一部分兼任班主任的地理教师,没能精准地明确自身的双重角色,出现了“角色失衡”的状况,在一个方面,他们“重视学科教学却轻视班级素养的渗透”,精力大多都放在了地理教学上,仅仅关注学生的地理成绩,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像是在班会以及班级活动中,都没有融入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元素。在另一个方面,他们“重视班级管理却轻视学科特色的发挥”,过度地专注于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使得地理教学与班级管理之间产生了割裂,没办法充分发挥出双重角色所有的优势。
(二)素养培养与班级管理脱节
多数身兼地理教师与班主任双重角色的教师,在素养培养方面欠缺系统性,仅仅是进行“零散渗透”,并未构建起涉及“学科教学 - 班级管理 - 素养培养”的完整体系,举例来说,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然而在班级管理中却没有延续相应训练,在班级活动里强调人地协调观,可在课堂上却没有对活动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如此一来,使得素养培养呈现出“碎片化”的状况。
(三)教学方法单一
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然而部分兼任班主任的地理教师却采用传统且单一的教学与管理方式,地理课堂主要以“讲授式”为主,缺少剖析式以及情境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素养很难得到提升,班级管理主要以“命令式”和“说教式”为主,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少与地理核心素养相结合的创新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素养培养的效果不太理想。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师兼班主任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角色定位:平衡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凸显素养培养核心
身为地理教师同时兼任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者,需清晰认知到,双重角色的核心要点在于依靠素养培育达成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协同育人目标,在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里,一方面要精心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知识技能,另一方面需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班级管理工作当中,防止出现“角色失衡”的状况。
为防止职责出现混乱情况,教师可构建 “双角色工作清单”,以此清晰明确在学科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当中,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任务内容,就像在地理课堂里,需要完成“工业区位选择”来培养综合思维,以及“野外观察”来培养地理实践力等相关任务,而在班级管理方面,则要完成“生态保护”班会来培养人地协调观,以及“班级地理研学”来提升区域认知等任务,保证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提升工作的针对性。
(二)构建融合场景,设计 “学科 + 班级” 的素养培养体系
营造“地理特色班级文化”,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班级文化作为素养培育的关键载体,教师可围绕地理核心素养来打造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在环境布置方面设立“地理素养墙”,用以展示学生的地理实践报告以及综合思维思维导图,在制度建设上制定“地理素养公约”,比如倡导践行低碳生活方式、鼓励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在精神培育层面以“探索地理奥秘,践行生态文明”作为口号,引导学生树立相关意识。
(三)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方式培养核心素养
在地理课堂之中引入“情境教学 + 小组合作”这一模式:依据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需求,对传统讲授式教学给予改变,创设出真实的情境,组织小组展开合作剖析,就像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教学过程里,创设了名为“家乡农业发展规划”的情境,让学生们进行分组,依据家乡的地理条件来分析农业类型,并且考虑多种因素去制定规划方案。这样的过程可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同时小组合作还可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为班级管理奠定相应的基础。
五、总结
在核心素养这一视角之下高中地理教师兼任班主任所有的双重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此教师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素养的培育者,并且还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当下这种角色于教学实践里初步达成了学科与班级管理的融合,然而依旧面临着一些问题,借助“明确角色定位、构建融合场景、创新教学方法”这样的策略可解决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构建出“学科教学 -班级管理 - 素养培养”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未来地理教师兼任班主任需要强化“素养导向”这一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双重角色的协同作用,使得地理核心素养可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当中,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民,蔚东英 . 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J]. 地理教育,2016 (02): 4-6.
[3] 李红 . 高中地理教师兼任班主任的优势与实践策略 [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 (18): 68-70.
[4] 张莉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班主任与地理教师的角色融合研究 [J]. 基础教育参考,2021 (11): 56-58.
[5]刘恩山.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J]. 全球教育展望,2018, 47 (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