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应用研究

作者

王韫韬

150205198901100116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应用成为必然趋势。智能化技术通过精准数据分析与自主决策,在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显著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可靠性与能源利用效率。尽管面临技术融合、数据安全等挑战,但随着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其将推动电气工程领域向更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引言

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核心支柱,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智能化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自主决策与自适应能力,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注入全新活力,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然而,当前智能化应用在技术融合、人才储备、标准规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瓶颈,制约着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剖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智能化应用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不仅有助于完善相关理论体系,更为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智能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引,对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概述

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解析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基于电能生产、传送、分配、转化和使用为核心,涵盖电子、计算机、控制工程等各领域专业知识,确保电网以及电气设备安全有效的应用。经过发展已从原本使用人工开关等直接操作的方式,到如今以计算机以及自动化装置结合的智能化控制为主,工业中的自动化制造过程中,多选用可编程控制单元(PLC)以及分散控制系统(DCS)等完成对生产流程的有效调控。

1.2 智能化技术内涵与特点

智能化技术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系统或设备上的应用,其主要模拟人的智能,通过算法模型及模型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来体现。比如,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技术就是模拟神经元活动模型,构建多层神经网络,自动处理数据提取的特征,使得在图像、语音识别上取得显著进步;强化学习则通过奖励学习提高决策方案的结果,通常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控制、智能电网调流等动态决策中。智能化技术具有自主学习、自主适应、自主决策三个典型特征。自主学习的系统可以通过学习大量数据来提高处理质量,以及自身处理的性能提升,譬如智能客服通过学习处理历史对话数据,使得智能客服在处理问题上更加准确;自主适应的系统可以根据自身所在的环境情况进行实时的决策行为改变,譬如智能交通根据所在的路况不同实时进行信号控制配时调整;自主决策的系统需要具有处理大量复杂情况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譬如智能汽车利用自己的各种传感器进行环境实时感知,并通过自身的智能算法决策最优路径行驶。

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2.1 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贯穿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各个应用领域,在电网调度中,能够借助物联网将海量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实时信息进行采集,利用智能算法开展分析,从而对电网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智能判断和预测,例如在电力负荷预测中,应用深度学习中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能够有效掌握不同时段、不同地区负荷的用电量需求,其误差范围可以控制在3%以内,从而实时调整其发电计划安排,进一步提高对电网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能够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在面对电网故障,能够发挥出强大的诊断和自愈能力。通过故障录波、保护装置动作信息来指导和辅助电网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算法,从而快速地对电网故障进行定位和原因分析,给出最适宜的修复方案。在某智能电网省级电力调度中心,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故障平均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降低到20分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2.2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制造模式变革将应用在工业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智能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准确判断工件形状、位置和姿态,精确完成其抓取、装配、焊接等动作。以汽车制造为例,机器人视觉系统通过视觉传感器测量焊缝位置,自动调节焊接工艺参数,可以提高40%焊接质量、达到0.5%以下的废品率,从而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将生产线上的生产设备、工艺参数的实时检测、采集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生产模型,可以预测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早期生产优化。

2.3 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系统利用智能化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智能化舒适的生活感受。智能家电控制中用户可以使用语音助手、手机APP远程控制空调、电视、照明等设备,智能学习用户操作习惯,自动控制设备运行状态,个性化服务,例如通过分析用户作息规律自动控制窗帘的开关,空调的室内温度控制等。智能电表实时记录家庭用电信息数据,通过大数据处理发现高能耗的家用设备,并针对这一情况对用户提出改进建议;智能插座远程控制用电电器的电源控制开关,避免待机能耗。

三、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3.1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智能化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电气工程智能化发展具有三大趋势,即技术深度综合化、应用场景泛在化和应用绿色化。技术深度综合化方面,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电气工程的深度综合研究和应用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例如,量子计算机具有超强计算能力,在线性规划等电力系统优化模型的快速求解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能源交易安全可信。

3.2 应对策略与建议

要抓住智能化带来的新机遇,则需要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政策保障三个方面入手:技术方面,企业和高校和科研院所多合作、多投入、多攻坚,特别是多在人工智能算法针对电力系统的实时控制中实现落地应用。例如,在技术层面,形成人工智能标准,统一电气设备及其智能系统的接口,减低成本;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建设特色专业,围绕“电气工程+人工智能”增设特色专业,注重动手和实践;企业健全人才培训机制,特别是技能大赛以及人才国际合作等增加人员的智能化应用技术能力;政策方面,政策制定给予针对智能化技术实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补贴措施;通过制定和形成行业规则规范,加强智能化技术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应用,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智能电网、工业生产、智能家居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推动电气系统向高效、智能、安全方向发展。尽管在技术融合、数据安全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但随着技术创新突破与产业协同推进,智能化应用将持续拓展边界,为能源转型、智能制造等领域注入新动能,助力实现工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芷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01):70-71+74.

[2]唐飘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3,59(08):178-180.

[3]孙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3,13(04):319-320.

[4]孙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1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