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手段,激发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生活力
张秀华
朝阳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微课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表现形式,其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就某个教学知识点(主要是重点、难点和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的精彩教学过程(课例片段),囊括了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辅助性教学资源。这种脱胎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生活力,对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革命性的促进作用。
一、以微课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学习品质,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力量,也是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追求所在。由于许多中职学生不仅学习基础较差、缺乏恰当的学习方法,而且是带着太多的失落和无奈走进中职学校的。学习情感投入少、学习兴趣低几乎成为中职学生的共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微课手段所呈现的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将原本枯燥的政治知识渲染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片段,使教学的诸要素及各个环节有机融合,形成相对的优化势态,展现思想政治知识的精彩与灵动,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在讲授《理想与奋斗》这一课题时,我课前制作了主旨演讲的微课:“亲爱的同学,你看过名山大川的飞瀑吗? 那简直是力与美的化身!它那飞流直下的风姿似骏马奔驰般洒脱,它那砰然千里的气势如大江东去般雄浑。远远望去,仿佛一条驾雾腾飞的猛虎。于是我突发奇想,思索着一个人生的命题:积聚与腾飞!……”强弩连发的语言气势、豪迈激越的演讲辞及视频表现出来的动感变幻情境,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兴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看微课视频,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以微课手段打破教学时空限制,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行为心理学都明确地告诉我们:人总是要借助直观的、动态的表象去理解和认识抽象的、静止的事物,这种认知方式与生俱来,且要伴随一生。中职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借助直观形象发展抽象思维是一种必然选择。中职政治的许多内容直观不足抽象有余,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阻碍着学生通过理解、感知、操作、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微课手段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将文字叙述的定理、定义衍化为精彩的视频呈现给学生,实现了直观媒体信息的交互传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有利于学生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深度思考。比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专题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几乎没有交集,学生学习起来只能是机械地记忆。应用微课手段,我们就可以把社会上大量有关可持续发展调查的信息和资料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进而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的直观概念清晰,学习自然得心应手。
三、以微课手段引领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取向决定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也印证了其对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诠释。受教学课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中职思想政治课堂还无法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方式训练自然难以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微课手段给学生构建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创设的方便迅捷性和开放的学习空间,主动去搜集并分析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料。或以微课网络资源下的人机互动、人际互动,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交锋,在信息的同时交互、异时交互中形成正确的判定,进而培养学生以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表达为标志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时,我们就在初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中国远程教育网”、“职业教育联盟”、“中职课程教与学”、“思想政治资料库”等网络微课资源,自主进行本节学习目标、内容解读、重难点分析、巩固练习等学习资料的查阅筛选,在对相关知识自主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相关能力的初步形成。微课手段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创造了条件,有了网络微课资源的支撑,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四、以微课手段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突出教学应用价值
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的实用性教育,各学科教学都应该与社会生活、生产零距离。这就要求中职思想政治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运用微课手段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中职政治鲜活、现实的一面,展示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组织、提炼学生熟悉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活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找教学契机,把应用意识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之中。使学生通过政治学习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思想政治的内在魅力和应用价值。在学习“市场经济与公平要求”时,我们以微课手段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国际贸易的谈判过程、大型超市的交易形式、街头小商小贩的讨价还价等现实场景,通过翻转、定格、超链接等功能,揭示政治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政治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性迁移和融合。
微课手段能够构建一个迥异的互动、交流环境,变革了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为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以现代职教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宗旨,适时、适当、科学地运用微课手段,在教学信息的多元交互传播中把枯燥的政治思想知识和生动的表象统一起来,有效激发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生活力,强力推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建军 试谈微课在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西部职教》2023 年第 10 期
[2]赫君梅 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微课手段的尝试《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 年第6 期
[3]徐步春 利用微课技术优化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学园》2024 年第1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