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研究
蔡勇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 湖北石首 434400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出台和新教材的使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了英语教学水平,但与此同时也给高中英语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积极地去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如何真正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改善我们的传统教学,优化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这成为英语教师极为关注的问题。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其目标是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哑巴英语”学习者,而是具备全球视野、文化自信、批判思维和强大学习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这场变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长远来看,它将使英语学习回归其作为沟通工具和思维工具的本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需求。
我国英语教学主要通过正规的英语教学来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从语言学角度而言,语言分为生活语言和学术语言,在学校里学习的是学术语言,但这种学术语言的训练,割裂了语言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学习的是“哑巴英语”和“应试英语”。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许多研究者开始研究语言与其学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Oller 等[1]认为内容的掌握与语言的发展完全可以同步进行,他提出语言与内容的结合可以消除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割裂。丰富的学科内容不仅充实了语言教学的学习内容,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学生产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兴趣是自主学习的最好动力,丰富背景知识为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的语言结构和句型提供了有意义的基础[2]。语言与内容的结合能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语言运用机会。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生更关注语言的意义及文化背景,再加上教师通过运用多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策略保证了语言的可理解性3[]。这些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使得学生爱学,老师爱教。这也说明了语言和内容的融合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主要根据新课标下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结合具体教学活动来研究“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情况。
二、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三个方面的整合,使得英语教学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4]。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的学习平台[5]。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也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转变传统角色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6]。
一般地,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和语言点的教授可以采用场景式教学,设计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自然的语境中习得英语,并配合定期的检测,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2.适量扩充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不同渠道来接触英语,学习英语文化
学习一门语言本身就包含了学习其关联的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不能只作为一种单纯的语言来学。在学习英语语言本身的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7]。这样做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现象等,并与我国的情况做适当的比较,既加深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又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8]。让学生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取有益的知识。
三、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方法
由以上新课标制定的教学策略可知,当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外语语言本身时,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常常缺乏学习动机。所以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学习的内容与语言相融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应解决重要课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国外的外语教学逐渐地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出现了“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主要特征包括:
1.在语言方面,教学活动应注重有意义的语言输入词汇的循环,知识背景的构建,学科知识以及语言技能的结合;
2.在学生心理方面,教学应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减少心理焦虑。避免语言与学科课程内容的人为分割,注重语言的文化属性;
3.在教学方面,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教师要精心设计层次不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发展语言。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科的内容,而且能在真实交际活动中提高语言水平。教师的引导和涉及是成功的关键。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考虑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水平以及学习内容的特点。此外,活动的次序应该由语言的难度与学生的反应来决定,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领学生参与活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以上对新课标的和“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法的研究我们发现:新课标的目标与“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法的目标是吻合的,如何将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是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应研究的重点,以下的教学策略均是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探索。
1.多渠道构建背景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对象的背景知道的越多,对学习的对象就越感兴趣。融合教学理论以克拉伸[2]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斯温纳的“输出假设”为理论基础[3],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两点成为教学活动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使用知识树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并通过绘制关联知识网络来帮助学生发现各语言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课文知识背景的学习、列出学习提纲、归纳学习要点,使得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例如,为了讲述每个人的早上的生活安排,可以按表1 的内容构建教学活动的背景知识。
通过构建背景知识,学生能够开始学习词汇,相关句型的语法结构,也能了解到该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写作和对话练习。教师在此次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写作和会话交流来评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然后根据不同的理解程度分别加以指导。

表1 语言与内容关联模型以下是对这一教学活动的几个会话主题:
Lesson description
a.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at 7:30 am. And you?
b. When I wake up, I get out of bed…..
c. I get dressed at ….
d. I put on my shirts.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e. I brush my teeth at….
f. I am on my way to school by bus. In china it is very common things, in USA, they…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习指导,准备较为丰富的阅读辅导材料,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阅读量的增多而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学科内容知识的丰富,也正向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当然,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所以,除了选择适合高中学生的辅助读物外,教师在进行学科内容的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下列方式增进学生阅读的兴趣:
(1)首先,在阅读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设计教学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
(2)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文章中的标题、副标题、主题句等开展会话沟通;
(3)教师在阅读开始和进行中应提供必要的词汇支持和呈现文章结构图。
在口语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谈话提纲的框架,在学生的口头输出中,经过教学实践对比发现,与口头支持相比,学生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教师要善于建立温暖以及合作性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形成安全感。
3.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中,语言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遵循隐性的语言形式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应在于一定的情境开展,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学习的内容,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焦虑度。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过程中,在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了相关的语言结构。斯温纳等[4]认为:在学习语言时应处于一定的情境中,这种情境包括课堂环境、参与者的角色和正确的交往规范、交往主题和交往媒介等。斯温纳提出需要在外语教学中提供多种合作性任务,这种合作性任务需要学生组成小团体共同合作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既要关注语言的意义,又要关注语言的形式,通过完成合作性任务促进语言的发展和内容的学习。
四、结论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内容语言融合学习方法的益处,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活动:
(1)在语言方面,通过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法,构建了有意义的语言输入词汇的循环,实现真实的学科知识以及语言技能的结合;
(2)在心理方面,通过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减少焦虑,避免语言与学科课程的人为分割,锻炼了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
(3)在教学方面,通过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法,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能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以及参与学术性活动。
新课标的实施体现了现代外语教学的重要新趋势,即语言与内容的融合。学科知识与语言教学的融合能够综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及学习语言的态度、自信心、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路径探究[J]. 刘春霞.中学课程辅导,2024(09)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实效提升研究[J]. 吴晓春.中学课程辅导,2024(06)
[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万银兵.试题与研究,2024(05)
[4]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丁芸.智力,2024(05)
[5]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 郭正丹.甘肃教育研究,2024(01)
[6]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对策探析[J]. 顾平.考试周刊,2024(03)
[7] 何广铿. 英语教学研究 [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 莫雷. 教育心理学
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