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多模态口语课堂实践路径

作者

何凤玲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教学研究室

引言: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传统口语课堂常因单一模态输入、机械性操练、缺乏真实互动,导致学生难以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口语技能。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的活动逻辑,与多模态教学的特性高度契合,能让口语教学更贴近学生学习需求,推动口语能力从“基础表达”向“综合运用”进阶。因此,系统梳理科学的实践路径,成为提升小学英语多模态口语课堂实效的关键。

一、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多模态口语课堂实践核心环节(一)多模态输入:学习理解阶段,奠定口语基础

1.情境化模态导入:围绕单元主题创设多模态情境,如“食物”主题播放包含食物图片、咀嚼音效的动画,“学校生活”主题展示校园场景图片与课间活动音频,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协同体验中感知主题语境,激发口语表达兴趣;

2.多模态语言解码:结合图片、实物、动作解析核心词汇与句型,如教学“fruit”相关词汇时,展示水果实物并搭配“摸一摸、说一说”动作,教学“Can I help you?”句型时,播放对话音频并配合表情、手势演示语气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含义与使用场景;

3.多模态跟读模仿:利用音频、动画引导学生跟读,通过“拍手打节奏”(动觉)、“看口型模仿”(视觉)、“分组竞赛跟读”(互动)等方式,强化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把握,为后续自主表达奠定基础。

(二)多模态实践:应用实践阶段,强化口语表达

1.模态辅助的情境对话:创设贴近生活的对话情境,提供图片提示卡、实物道具等模态支持,如“购物”情境中,学生借助商品图片、价格标签道具,运用“How much is it?” “I want...”等句型开展对话,图片与实物帮助学生快速梳理表达思路,降低对话难度;

2.多模态角色扮演:设计主题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允许学生结合动作、表情、道具进行表达,如“餐厅”主题中,扮演服务员的学生可通过“递菜单”动作、礼貌表情辅助语言交流,扮演顾客的学生可借助“指向菜品”动作补充表达,让口语交流更生动、真实;

3.多模态小组协作:开展小组任务,如图片拼图、对话创编,即小组合作拼合主题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共同创编对话;或音频线索、问题讨论,即听一段情境音频,小组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在协作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

(三)多模态创新:迁移创新阶段,深化口语素养

1.多模态主题创编:提供多元模态素材,如主题图片、背景音乐、道具,让学生自主创编对话或小故事,如“节日”主题中,学生结合节日场景图片、相关音乐,创编家庭过节的对话,鼓励融入个性化表达与创意情节;

2.多模态问题解决: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如“朋友生日准备什么礼物”,提供礼物图片、价格清单等模态工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运用英语提出解决方案,在表达中锻炼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3.多模态跨文化交流:引入中外文化相关的多模态素材,如不同国家问候方式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对比差异并运用英语分享“如何用英语礼貌问候外国朋友”,在口语表达中渗透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多模态口语课堂实践优化策略(一)构建多模态教学资源库,提供素材支撑

按单元主题分类整理多模态资源,涵盖图片、音频、动画、实物道具模板、任务单等,如“动物”主题包含动物图片库、叫声音频、角色扮演道具图纸,“交通”主题包含交通工具动画、交通场景视频、对话任务单;同时,鼓励教师结合学情自主开发资源,如录制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音频、制作本土化主题图片,确保资源适配学生认知与教学需求,降低多模态活动设计难度。

(二)提升教师多模态活动设计与引导能力

开展专项培训,内容涵盖英语学习活动观理论、多模态素材选择与组合方法、课堂引导技巧,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讨+实践磨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组织校内教研活动,开展多模态口语课堂展示,重点研讨“如何通过多模态推动活动进阶”“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多模态优化表达”,解决实践中的困惑;鼓励教师跨学科交流,借鉴美术、音乐学科的多模态表达形式,丰富口语课堂的模态类型。

(三)完善多模态口语评价体系,促进持续发展

构建“过程+结果、多元主体、紧扣模态”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连贯性,还需评估学生对多模态的运用能力、活动参与度与思维表现;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从专业角度点评语言与模态运用,学生通过自评反思不足,同伴通过互评发现优势;评价反馈注重“具体性与指导性”,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持续优化口语表达。

结论: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多模态口语课堂实践路径,本质是“以活动为骨架,以多模态为血肉,以素养为灵魂”的教学重构。这一路径既破解了传统口语课堂的局限,又让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落到实处,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对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实践路径的实施需始终坚持“目标引领、模态服务于表达”的原则,避免陷入“重模态形式、轻语言本质”的误区。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技术与多模态口语课堂的融合,助力小学生在口语学习中提升综合语言素养,成长为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黄宛辉.例谈活动观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2):103-107+112.

[2]卢友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亚太教育,2024,(16):27-29.

贵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 年度专项课题《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多模态口语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XLY202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