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运用
奠品 李家华
云南建投第二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结合自身从事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多角度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中边坡稳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水利水电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应用措施,希望对全面推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高质量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施工管理,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1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与安全性对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是影响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山区、河谷等复杂地形区域,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能防止边坡失稳、滑塌,还能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本文针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展开探讨,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2 水利水电工程中边坡稳定影响因素
2.1 自然环境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受多种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其中降水、风化、地震和地下水渗透是主要诱因。降水作用下,大量雨水渗入坡体内部,会降低岩土的抗剪强度,导致土体松动甚至滑坡,尤其在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时,边坡失稳风险大幅增加。长期风化作用也会削弱岩石结构,使边坡岩体出现裂隙、剥落等现象,降低坡体整体稳定性。
地震对边坡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强烈的地震振动可能引发地基液化、坡体裂缝扩展及岩石崩塌,甚至导致大面积滑坡。此外,地下水的长期渗透作用会削弱岩土之间的胶结力,使边坡内部结构变得松散,增加边坡失稳的风险。
2.2 施工技术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受多种施工技术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可能会导致边坡失稳,甚至造成工程事故。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过于密集的开挖或不合理的挖掘顺序,可能导致边坡过度暴露,增加滑坡或崩塌的风险。施工时的排水措施至关重要。水分的渗透会加剧土体的软化,增加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合理设计并及时实施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过多积聚。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土体扰动也是影响边坡稳定的关键因素。例如,在进行土方作业时,若未严格控制挖掘深度和速度,可能会导致土体结构松动,造成边坡坍塌。此外,施工期间的降水和气候变化也会对边坡稳定造成潜在威胁,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覆盖物或排水沟渠等。
2.3 地形及边坡
地形的坡度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较陡的坡面容易发生滑坡或崩塌,尤其在降水量较大时,坡面失稳的风险更高。地形的起伏变化也会导致不同区域的边坡稳定性差异较大。例如,岩石地形和软弱土质地形的边坡稳定性差异明显,岩石地形的边坡一般较为坚固,但仍需考虑裂隙和风化层的影响。而软土或泥沙土质的边坡容易受到水流侵蚀和风化作用的影响,稳定性较差。边坡的形态、层理和土层结构也对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若边坡的土层存在不均匀性,如存在松散层或裂缝,水流和重力作用容易导致边坡滑动。地形因素还包括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水库蓄水或水流变化等,均可能导致地形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3 水利水电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应用
3.1 锚杆技术
锚杆技术通过将钢筋或钢索等材料锚固到岩土体内,通过施加预应力来增加边坡的抗滑能力,确保施工期间和完工后的边坡稳定。锚杆的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边坡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包括锚杆的长度、直径、数量和安装角度等,以确保其能够有效承受边坡的压力。在施工过程中,锚杆的施放需要精准,保证锚固的牢固性和均匀性,以避免局部失稳。锚杆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支护措施如喷射混凝土、支撑架等联合使用,形成综合支护体系,有效提高支护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锚杆的安装位置和间距要经过详细计算,以避免过度集中负荷导致局部滑移。在施工后的维护阶段,定期检查锚杆的工作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因此,锚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是一种有效且重要的边坡支护手段。
3.2 钢筋网辅助技术
钢筋网通过将钢筋焊接成网状结构,覆盖在边坡表面,能够有效增强边坡的抗拉强度,避免土体因开挖和外力作用而发生滑动或崩塌。钢筋网的优势在于其结构简单、施工便捷,同时能够与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措施结合,形成良好的整体支护效果。具体应用中,钢筋网的网格密度、钢筋直径和安装角度需要根据土质和边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钢筋网不仅能够有效分散外力,还能增强边坡的整体刚度,从而提升其稳定性。结合喷射混凝土使用时,钢筋网能够更好地固定混凝土层,防止其开裂和脱落。此外,钢筋网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能在复杂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通过合理应用钢筋网辅助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效果。
3.3 钻爆施工技术
钻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广泛应用于边坡开挖,特别是在岩质较硬的地层中,它能够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该技术通过钻孔并使用爆破药剂,使岩石发生爆破,达到松动和破碎岩层的目的,从而便于后续的开挖作业。在实际应用中,钻爆施工需要严格控制钻孔的深度、直径和爆破药剂的数量,以确保爆破的均匀性和可控性,避免过度爆破造成边坡失稳或岩石飞溅造成安全隐患。此外,爆破作业必须精确设计爆破参数,合理安排爆破顺序和间隔时间,以减少对周围岩土的影响,保持边坡的稳定性。钻爆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性和适应性,能够迅速破碎大块岩石,减少人工开挖的难度,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3.4 喷射混凝土支护运用
钻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边坡开挖中,尤其适用于岩石较硬的地层,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边坡的稳定性。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钻孔并装填爆破药剂,利用爆炸力将岩石破碎,从而达到松动岩层的目的,便于后续的开挖作业。钻爆施工的优点是能够大规模破碎硬岩,减少人工挖掘的难度和工期,适合于复杂的地质条件。然而,这一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尤其是爆破参数的精确设计至关重要。钻孔的深度、直径以及爆破药剂的选择都需要根据岩质情况精心计算,确保爆破效果均匀且可控,避免造成边坡崩塌或震动引发的二次灾害。为了保证安全,钻爆作业需要严格控制爆破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并做好周围环境的监测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合理应用不仅能有效提升边坡稳定性,还能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障工程质量。本文针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边坡稳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锚杆技术、钢筋网辅助技术、钻爆施工技术及喷射混凝土支护等几种常见的支护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结合具体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及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并优化施工方案,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汪海波.水利水电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分析[J].水上安全,2024(14):169-171
[2]初建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门窗,2024(16):232-234
[3]徐贺,张尉,范永顺.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运用[J].门窗,2024(2):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