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体卫融合模式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
郑伟 谭忠干 李东权
三明学院体育与康养学院 福建三明 365000
作者简介:[1]郑伟(1982.7—),男,湖南常德人,三明学院体育与康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
[2]谭忠干(2001.11.-),男,河南新乡人,汉族,三明学院2021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3]通讯作者:李东权(1996.3-),男,福建泉州人,汉族,三明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联培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促进健康
摘要:在全民健身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之下,体卫融合作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关键重要途径,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体卫融合服务模式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少、服务链出现断裂、服务能力比较有限等诸多问题,很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地发展,它为体卫融合服务模式创新带来了可能,数字技术可打破体育和卫生部门之间的壁垒,达成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还可以借助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手段,提升体卫融合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体卫融合;数字技术;服务模式;实现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研究项目资助[FJKX-2024XKB030]三明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卫融合视域下革命老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协同发展研究”(编号:S202311311056)研究成果。
在健康中国以及全民健身战略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之下,体卫融合已经变成了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关键工程,可是传统的体医融合到现在体卫融合服务模式在资源整合、服务效率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方面有着比较大的欠缺,数字技术发展得很快,这给体卫融合服务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撑。数字技术可以打破体育和卫生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让数据高效流通和共享,还可以用智能化手段让服务流程得到优化,使服务效率得到提升,数字技术还可以支持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健康需求[1]。
一、数字技术整合体卫资源路径
在体卫融合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时,数字技术大量应用给体育和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带来了全新途径,以往传统的体卫融合常常被行政壁垒以及信息孤岛所限制,使得资源没办法高效地流动和共享,数字技术的引入打破了这种局面,通过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还有信息系统,达成了体育部门与卫生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
具体来讲数字技术借助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使得体育部门与卫生部门之间的健康数据可实现互联互通,此机制包含运动健康数据、体质监测数据,另外还涉及医疗诊断数据、健康管理数据等多个维度的信息,经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智能化分析,可更全面地知晓个体的健康状况与运动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也推动了体育与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举例来说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依据不同区域的健康需求以及资源分布情况,可合理安排体育设施的使用以及医疗服务的提供,防止资源出现闲置和浪费的情况,并且数字技术还促进了体育与卫生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构建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可以一起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研发健康干预技术,凝聚力量推动体卫融合服务不断发展[2]。
二、智能平台构建融合服务模式
智能平台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该平台可以对海量健康数据做实时处理与分析,为用户给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与运动指导服务,比如说通过智能穿戴设备采集用户的运动数据和生理指标,平台可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依据用户的体质特点与运动习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并且平台还可以按照用户的健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营养膳食建议以及心理健康支持,形成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体系。
智能平台提升了服务的便捷程度和高效效果,还让体育与卫生服务的融合更加深入,借助这个平台,用户可轻松得到体育和卫生部门给出的各类服务资源,像运动场馆预约、健康讲座参与、在线医疗咨询这些,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提高了用户的满意程度和忠诚程度,也推动了体育与卫生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智能平台还拥有很强的扩展性与可定制性,伴随用户需求持续变化以及技术不断发展,平台可灵活调节服务内容与形式,去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多种多样的需求,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以及更具个性化的运动指导[3]。
三、大数据驱动个性化健康方案
大数据技术被广泛使用,这为体卫融合服务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动力,大数据技术能收集并分析海量健康数据,借此揭示个体健康状态与运动行为间的复杂联系,为制定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给出科学依据,在体卫融合服务里,大数据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它收集用户运动数据、生理指标、生活习惯等多维度信息,构建全面的个人健康档案,这些档案不光记录了用户的健康状况与运动习惯,还反映出用户的健康风险以及生活方式特点,依据这些档案,大数据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算法,精准评估用户健康状态,识别潜在健康风险。
大数据技术可以依据用户的健康评估结果以及生活方式特点,给用户打造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比如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给出营养膳食方面的建议,还有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措施,这些方案不光考虑了用户的体质特点以及运动习惯,还把用户的个人偏好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结合进来,以此保证干预措施能取得明显效果且持续有效。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健康干预效果做实时监测并进行动态调整,借助持续收集用户的健康数据,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干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按照用户的反馈以及健康状况的改变,动态调整干预方案,这种实时监测以及动态调整的机制,不但提高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还让用户的参与感和满意度有所增强[4]。
四、云计算优化服务效率策略
在体卫融合服务领域,这表示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可共享一个规模巨大的计算资源池,依据实际需求对资源的分配以及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这种灵活性不但让硬件成本以及维护复杂度有所降低,还明显提升了服务响应速度以及可靠性。比如在大型体育赛事或者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云计算可迅速扩展计算资源,保证服务具备高可用性以及稳定性,有效应对突然出现的访问高峰,云计算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以及分析能力,为体卫融合服务的智能化创造了条件,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云计算可对海量健康数据展开研究,找出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和趋势[5]。这种能力可为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更全面地了解用户的健康需求以及行为模式,还可以为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基于云计算的健康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用户的运动数据、生理指标和生活习惯,借助智能算法分析用户的健康状态,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建议和运动指导。
随着数字技术持续发展并应用,体卫融合服务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机会,整合体育与卫生资源,搭建智能服务平台,这样能提升服务效率,还可实现个性化健康方案的精准推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运用,给体卫融合服务的创新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董宏,王锴,王家宏.主动健康理念下我国体卫融合发展瓶颈与战略选择[J].体育科学,2023,43(01):3-14.
[2]陈晓红,张静辉,汪阳洁,等.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式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2024,45(01):13-20.
[3]刘振,耿涛,刘远海,等.体卫融合养老模式的逻辑理路、基本框架与推进方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4,39(05):589-595.
[4]肖海婷,宋昱,高艺嘉.体卫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目标、现实困境及其纾解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4,58(04):38-43.
[5]刘强,张庆如.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群体体卫融合供需适配机制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3,44(06):107-111.